20年前的4月29日,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會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並以新聞公報形式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化解因時任總統陳水扁推動制定新憲法而出現的台海危機。連戰之子、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29日表示,如果不是連胡會,加上從馬總統開始到現在國民黨一切的努力,兩岸可能早就爆發軍事衝突了。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海貿會)會長夏立言也表示,20年前兩岸面臨兵兇戰危之際,連戰毅然決然地開展和平之旅,不僅讓台海局勢轉危為安,而且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黃金時期。
前總統馬英九在「和平之旅二十周年的回顧與前瞻紀念座談會」上致詞表示,2005年,連戰率團訪問中國大陸,是國共兩黨領導人自1945年之後的首次會晤,更是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兩岸隔海分治後,雙方第一次高層接觸的「破冰之旅」,也是「和平之旅」;連戰與大陸領導人胡錦濤之間達成了五點共識,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開啟了兩岸之間的和平對話的新時代,並促進了兩岸人民密切交流。
馬英九指出,從連戰的「和平之旅」到馬習會,見證了兩岸關係完全可以用和平方式穩健發展的可能性,不需要訴諸戰爭;讓人遺憾的是,在2016年蔡英文繼任總統後,兩岸關係開始進入低迷狀態,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擾,有長達3年多的時間,兩岸交流幾乎中斷,而包括武漢學生「小明」返台等議題,蔡英文政府處置不當,造成兩岸人民敵意上升,雙方情勢更加緊張。
馬英九批評賴清德就任至今即將滿一年,不但沒有提出任何改善兩岸關係明確可行的政策,反而發表「新兩國論」與「境外敵對勢力」等完全背道而馳的說法,明顯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定位與雙方既有和平發展的共識,更令人瞋目結舌,簡直是將兩岸關係惡化並推入谷底;加上中共隨後幾次圍台軍演,兩岸和平現狀幾乎已被破壞殆盡,在在顯示民進黨政府毫無處理兩岸關係能力,不會興利,只會積弊、使無辜的台灣民眾受害。
馬英九指出,在連戰「和平之旅」二十週年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反思,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曾經就如呼吸空氣般自然,尤其是在他擔任總統八年任內,更是兩岸隔海分治以來雙方關係的最佳狀態,根本沒有圍台軍演的緊張情勢可言,兩岸領導人完全可以平起平坐的會晤。
因此,馬英九再次呼籲賴清德,期盼他能以天下蒼生為念,不要追求「既無前景,也無外援,毫不可行,更無必要」的台獨建國幻想,改為腳踏實地,努力耕耘,從改善兩岸現有關係著手,進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讓兩岸人民世世代代都能生活在和平、友善、互助、合作、與繁榮的環境中。
夏立言則表示,回顧連胡會讓台灣轉危為安的歷史,未來有三個可以努力的方向:第一,只要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條例對於兩岸同屬一中、並非國與國關係的定位,反分裂法中的非和平方式,根本沒有使用的機會;第二, 由於目前兩岸執政者無法對話協商,情勢越來越嚴峻,維繫兩岸和平的手段也越來越少,當年的經驗證明,民間交流就更加不可或缺;第三,當年和平之旅結束後,台灣各大媒體所發布的民調,大多數民眾都表示肯定,所以,只要堅持走對的路,持續和社會溝通,長久以後民眾一定會對我們現在努力的方向,有更真實、更確切的了解與支持。
2005年5月6日,連戰在北大演講時曾提到,「以色列特拉維夫的猶太人博物館前寫著一段話:全世界的猶太人對彼此都負有責任,我們雖然曾經彼此有過戰爭,有過流血,今天要談溝通和平,有時候會覺得談何容易!但是猶太人那句話讓我感觸良深。我相信,有能力、有智慧的中華兒女都了解我們可以化刀劍為犁鋤、化干戈為玉帛,點滴的心血累積而成我們長長久久的和平關係」,座談會的主持人尹乃菁以此作結語:「全世界的中國人對彼此都負有責任」,化解台海的兵凶戰危,兩岸人民都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