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胡會20周年】川普關稅殺傷力等同1980年代台幣被逼升值 林伯豐呼籲改善兩岸經貿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29日指出,台商應持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更加重視大陸市場。圖/記者陳思豪攝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29日指出,台商應持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更加重視大陸市場。圖/記者陳思豪攝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29日指出,川普政府一口氣加徵台灣32%的關稅,對出口的殺傷力等同於1985年美國逼迫台幣持續升值,結果就是台商關廠外移、勞工失業、經濟成長下滑。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則表示,美國和中國大陸皆為台灣最重要出口市場,兩國合計占台灣總出口55%,現在美國出口市場面臨關稅障礙,台商應持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更加重視大陸市場。

在美國的壓力下,台幣兌美元從1985年的39.85元升至1986年的37.82元,一年升值2元,1992年甚至升值到25.163元,尹啟銘指出,川普一次加徵台灣32%關稅,對台灣出口,乃至台灣經濟造成的傷害,都與當時台幣被逼升值相當;1986年台幣升值後,1987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還保持12.7%,但1988年卻降至7.8%;1988年,台灣一年新開廠商10312家,1989年新開廠商就剩7933家,與此同時,每年關廠數卻連年增加;最後,台灣開放台商投資大陸,讓傳產到大陸開拓新天地。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29日指出,川普政府一口氣加徵台灣32%的關稅,對出口的殺傷力等同於1985年美國逼迫台幣持續升值。圖/記者陳思豪攝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29日指出,川普政府一口氣加徵台灣32%的關稅,對出口的殺傷力等同於1985年美國逼迫台幣持續升值。圖/記者陳思豪攝

隨著台商到大陸投資設廠,尹啟銘指出,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增加了,對美國出口分散了,台幣升值的壓力也因此緩解;最重要的是,台商到大陸投資後,空出來的人力、電力、用水、土地等,就給後來的半導體產業發展留下空間。

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時任總統蔡英文鼓勵台商回台投資,尹啟銘指出,這也造成台灣對美出口增加、對美貿易增加,導致川普政府加徵台灣高關稅,但從台灣目前對外投資及出口的趨勢看,台灣正在擴大「脫中傾美」;如此一來,台灣經濟將面臨重大困境,首先,台灣對美順差持續大幅擴大,在川普對等關稅下,台灣被課32%高關稅,將造成台商外移、出口下挫;第二,近3年,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持續衰退,失去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動能,但在當前政府政策下,此趨勢將難有重大改變;第三,台灣缺乏新能源車、無人機、機器人等新興主力產業的支撐。

林伯豐指出,台商經營目前面臨的困境包括傳產創新不足、缺工缺人才、減碳政策、能源政策、政緣政治等;對於能源政策,林伯豐建議政府面對台灣缺電的事實,將「非核家園」改為「低碳家園」,檢討能源政策,發展小型核電,重新檢討能源配比,核三廠延役,運用新一代安全的核能技術發展核電,提高核能發電比重至少30%。

地緣政治更是台商面臨的重大風險,林伯豐指出,美國和中國大陸皆為台灣最重要出口市場,兩國合計占台灣總出口55%,現在美國出口市場面臨關稅障礙,台商應持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更加重視大陸市場。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