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力旋/臺中市社皮里里長
懷著一絲不安的情緒走出中正紀念堂,天空不時飄著細雨。心中不禁浮起一絲疑惑,等等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呢?
看到外頭滿滿的人潮,來自全台灣四面八方,舉著各自團體的旗幟、手舉牌,當然還有最熟悉的中華民國國旗。往景福門方向走去,沿途不時會突然冒出「罷免賴清德、戰獨裁」的口號,立刻就獲得滿滿的回應,跟著一起喊,越喊越大聲。
原來有這麼多人跟我在一起!
整條凱道已經堵得水洩不通,然而,離舞台還有約三百公尺,仍聽不清楚台上人的聲音,只好穿過層層的人群,奮力的想擠到前面去,被人擠得差點喘不過氣來,才能勉強的看到大螢幕上的人。
趁著時間,稍稍觀察一下週遭的人群結構,依舊是傳統藍軍的支持者居多,偶爾會出現一群較為年輕的面孔,多數都是貼著民眾黨的貼紙,他們雖然看起來稍稍有點不適應,卻都跟著喊著口號,兩群體間互相的合作與鼓勵。隨著雨勢越來越大,現場的民眾卻沒有離開,有種希望展現出一定要把聲音傳遞出去的感覺。
從擔憂、抗議到對話
然而,此時心情開始出現了擔憂,一旁跑來搭訕的大哥,一句話擊中了我。他問說:「我們站出來,不是也展現了更大的民意,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近幾年來,不同意執政黨的民眾數次走上街頭,不能淪為「為走而走」!這麼一大群人,都是賴清德總統所提到的,應該去大陸天安門抗議的「親共」同路人嗎?
民主政治的基礎是對話,唯有對話的過程中,才能找出彼此的異同,並且盡量往彼此最大共識的方向前進。然而,誠如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所說,目前賴政府心中只有「鬥」。對立場不同者,選擇只有對立、不聽、不信的方式,失去了對話,當然也失去了基礎。這也是近年來台灣民主政治光譜的兩極化,持續對立,彼此的同溫層只有越來越厚實。政治人物開始願意展開對話,才能有一點點改變的契機。
探索台灣經濟未來刻不容緩
「笨蛋,問題出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這句話是1992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柯林頓(Bill Clinton)擊敗爭取連任的共和黨籍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的關鍵名言。面對美國「大關稅」時代來臨,對台灣產業來說,會是一個最關鍵的時刻,這也是賴政府無法忽視的議題。
目前賴政府提出「脫中入北」政策,可能讓台灣更深陷於險境之中。只是,美國總統川(Donald J. Trump)的政策朝令夕改,他確有可能在國內經濟的劇烈影響之下而改變政策方向。
全球的經濟議題將也會牽動國內政治局勢改變,畢竟「先顧腹肚,才顧佛祖」。鄰近的韓國早已帶著含括貿易、投資、造船、能源等在內的「7月方案」前往美國關稅磋商,然而我們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總不能連這個都輸韓國吧!台灣產官學或朝野各界還不對話謀求解方嗎?
4月26日那天離開凱道和中正紀念堂,身上衣服早已經濕透,有種結束一場派對的感受,雖然仍有千頭萬緒,卻也要再次整頓後,為了台灣,明天再次出發啟程。
(啟思平台專稿,授權梅花媒體集團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