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狂漲,財信傳媒集團擔任董事長的謝金河5日晚間以「新台幣驚魂記」形容這場驚恐。至於新台幣會漲到何時,謝金河表示,他沒有標準答案,但台幣不會到13.3是肯定的,得相信台灣、企業的韌性。財經專家胡采蘋發文示警,並呼籲央行應該立即出手干預,避免金融動盪。
謝金河發文指出,從5月2日至5月5日,金融市場都陷入新台幣狂升的驚恐中!台幣從32.06升到 30.765,之後來到29.59,最後收盤是30.145,這是台灣幾十年沒有見過的新台幣急升景象。
賴清德總統在第一時間就出面發表五點聲明,意圖穩定人心,央行總裁楊金龍也在下午四點半出來召開記者會,表示央行沒有干預𣾀市,台灣也沒有受到美國的壓力,台幣收盤回到30以上,看起來市場持續波動。
為什麼台灣獨自發生這個現象?謝金河分析,一個是市場預期心理,從市場傳聞川普政府要採取大麥克理論,逼迫新台幣升值到13.3,這個13.3在坊間流傳一陣子。接下來,出口商開始拋售美元,這個情況若是在彭淮南的時代,彭總裁一定會出來干預!但這次正好是關稅談判的敏感時刻,央行不敢阻升,新台幣才會狂升不已。
且賴清德在第一時間出來談滙率,是在安定人心,有平面媒體在台幣狂升中,在「重磅快評」中,批評賴政府談關稅送外滙,指責賴政府「跪敗台灣」,看起來很像是國台辦的論調。
在川普關稅戰前,先有大麥克理論說:台幣13.3,後來又有前官員及學者不斷拿出Stephen Miran的海湖莊園恊議,說美國要求對美國順差國必須拿外𣿬存底來買美國百年零息債券,陳冲說可悲,可惡!這一波操作意在擾亂人心。
謝金河也指出,進入5月,新台幣急升當然捍動人心,這次關稅豁免90天,帶動出口,而這些年,台灣有很多熱錢,他們借台幣,再投資美股,美債,有很多高資產的人拿房地產抵押,高槓桿投資美債,出現疊債現象,如今美元貶值預期增強,出口商加大力度拋售美元,便造成台幣強力升值。
胡采蘋認為,新台幣升值過快、缺乏計劃與配套措施,恐引起市場恐慌與實體經濟損害。她建議政府應召集有高美元需求的產業界協商,包含旅遊業、證券業、教育單位、出口產業等。
她也指出,這波匯率失控現象明顯有投機炒作的成分,如果央行選擇坐視不管,不僅將侵蝕出口競爭力,也會吸引大量熱錢炒作新台幣,以及引發嚴重的金融動盪。
新台幣狂升值近來也引起網友議論,有網友說,得再觀望一下,但如果要發財,就得大膽投資,手腳要快。也有網友以反向思考,酸說:「老謝說不會到,那就是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