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昔兩韓領袖會談地「統一閣」 金正恩改名「板門館」

2019年,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結束第二次兩韓首腦會談後,向離開板門店統一館的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的專車揮手致意。圖/取自青瓦台官方網站
2019年,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結束第二次兩韓首腦會談後,向離開板門店統一館的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的專車揮手致意。圖/取自青瓦台官方網站

更改歷史地點名稱在「轉型正義」中具有多重功能,可以重塑集體記憶、去除壓迫象徵、促進對話並支持制度改革。據韓國多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北韓日前已將板門店共同警備區(JSA)內的標誌性建築「統一閣」(통일각,Tongilgak)更名為「板門館」(판문관,Panmungwan)。

綜合《每日北韓》(Daily NK)與《東亞日報》報導,統一閣是1985年由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下令建造,象徵兩韓和解,是兩韓及美國進行多次高層會談的場地,包括2018年5月26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峰會。消息人士指出,統一閣的原招牌2023年1月左右就已被下令移除,經過數月翻修後,新的「板門館」已安裝完成。

該建築作為板門店南方、韓國「和平之家」(평화의집)的對應設施,自1992年5月起作為北韓的事實聯絡辦公室,JSA北側的大多數南北韓會談均在此舉行。2018年,統一閣還舉辦了六輪美朝峰會前的談判,由時任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金成與北韓外務次官崔善姬參加,為新加坡首次美朝峰會做準備。消息指出,北韓還拆除了鄰近的幾座石碑。這些石碑上刻有與「統一」相關的字樣。一位政府官員表示,此舉是北韓消除統一象徵的一部分。

這一系列的行動呼應了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2023年底宣布,南北韓關係已轉為「敵對國家」關係。同月,北韓退出2018年簽署的《9·19軍事協議》,該協議曾使JSA非軍事化。此後,北韓恢復了哨所、引入武器,並允許士兵攜帶手槍。作為回應,韓國軍隊在聯合國司令部的批准下也開始攜帶手槍。

分析認為,北韓更名統一閣並移除統一相關標誌,顯示其進一步否定兩韓和解的政策,強化與韓國的對立立場。此舉可能對未來韓半島和平進程構成新的挑戰。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