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基斯坦因喀什米爾地區旅遊熱點巴哈甘(Pahalgam)的一次致命恐攻,雙方關係急劇惡化,引發外界對新一輪衝突的憂慮。在戰雲密布下,當地賴以為生的觀光業急凍,旅客紛紛逃離,印控喀什米爾的旅館與船屋祭出高達7折優惠試圖止血;而在巴控喀什米爾一處緊鄰邊境的觀光勝地則被封鎖。當地旅遊業感嘆:「我們恐怕得面對一段漫長的蕭條期。」
路透報導,喀什米爾地區由印巴分治,素以雪峰、山間湍流與莫臥兒時代(Mughal era)花園聞名,居民高度依賴觀光業維生。但隨著印巴最新一波緊張升高,觀光首當其衝淪為最大受害者。
印巴兩國皆宣稱擁有喀什米爾全部主權,實際則各自管轄部分地區。兩國曾為此爆發兩次戰爭,而駐守實控邊界的部隊間也時常發生交火,使喀什米爾長年成為兩國對峙前線。
不過,過去4年間由於激進活動明顯減少且大致維持停火,促成觀光業蓬勃發展。去年超過300萬旅客造訪印控喀什米爾,巴控區則接待約150萬人。
對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而言,這波旅遊熱潮被視為莫迪政府的一大政績,尤其是在他於2019年撤銷喀什米爾自治地位、引發激烈動盪之後。
對當地經濟而言,這場打擊來得不是時候。每年這段期間通常是喀什米爾接待約三分之一全年觀光客的高峰。今年夏季旅遊旺季開始前,當地旅館、船屋與計程車一度幾乎全滿,直到上月發生一場針對遊客的攻擊,造成26死。印度指控這起攻擊由巴基斯坦策動,並宣布一系列外交與經濟報復措施;巴方否認涉案,展開對等反制,並警告印度可能即將發動軍事打擊。
位於印控喀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Srinagar)、經營百年旅行社與多艘船屋的圖曼(Yaseen Tuman)表示,幾乎所有訂房都被取消,目前所有船屋空無一人。雖然印度各大訂房網站目前正大打折扣戰,圖曼卻表示自己不會降價,因為根本不預期會有大量遊客造訪。他無奈地說:「我們恐怕得面對一段漫長的蕭條期。」
在海拔9500呎的巴控區觀光地點皮爾奇納西(Pir Chinasi),街邊餐館、旅館與民宿幾乎無人光顧。雖然此地並不靠近實際控制線,但因當局擔心印度可能發動攻擊,仍對民眾發布警戒。
至於坐落於實控線上的尼勒姆谷(Neelum Valley),是巴基斯坦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當局表示目前已全面封閉。
當地旅宿協會發言人巴特(Abrar Ahmad Butt)指出,谷內近370家旅館與民宿全都乏人問津。往年自5月起便吸引大量遊客前來避暑。他說:「這一季的損失會非常慘重。」據估,該地觀光業約僱用1.6萬人。
對於在伊斯蘭馬德外館工作的阿里(Syed Yasir Ali)來說,無法造訪尼勒姆谷雖讓人失望,但他仍帶著妻兒前往皮爾奇納西(Pir Chinasi),並不覺得有危險。「這一側很安全。」
但對於在當地經營雜貨攤的胡賽因(Musaddiq Hussain)來說,恐懼正造成真實的經濟損失。「生意完全垮了。」他說。「我們需要國家和平,這樣我們才有未來。我們希望兩國都和平共處。」
在印控最大城市斯利那加(Srinagar),計程車司機哀嘆商機流失。「以前這城市街道擠滿人,根本沒地方開車。」他說:「我現在一整天都在等客人,連影子都沒,以前根本忙不過來。」
印度媒體報導,儘管籠罩著衝突的恐懼氛圍,全印度仍湧現聲援喀什米爾觀光的社群行動。許多民眾在社群媒體上以標籤 #ChaloKashmir(一起去喀什米爾)發文,呼籲大眾別讓恐怖主義的陰影左右。資深演員庫卡尼(Atul Kulkarni)更在恐攻發生數日後親赴帕哈甘旅遊,並貼文寫道:「我們來這裡擊敗恐懼。這是我們的喀什米爾,我們會來,還要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