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美籍教宗良十四世知曉兩岸不同 駐教廷大使李世明看好台梵關係

天主教誕生首位美籍教宗良十四世(右)之際,我駐教廷10年的大使李世明(左)正好卸任。接受中央社專訪的他,談到過去與普雷沃斯特主教相處種種。圖/中央社
天主教誕生首位美籍教宗良十四世(右)之際,我駐教廷10年的大使李世明(左)正好卸任。接受中央社專訪的他,談到過去與普雷沃斯特主教相處種種。圖/中央社

全球天主教樞機主教團推選美國籍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為新教宗,成為天主教會14億信徒的領袖,教宗名號定「良十四世」(Pope Leo XIV)。這是天主教會歷史上首位美籍教宗,性格內斂勤勉、通曉五種語言的溝通能力備受矚目。卸任駐教廷大使李世明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他曾與普瑞弗斯特互動,對方清楚分辨民主台灣與共產中國的差異,令他印象深刻。他樂觀預期,在良十四世領導下,台梵關係將迎來更積極的發展。

李世明將在明天(9日)搭機返台,結束近十年駐教廷職務,正式退休。他離任前夕適逢新教宗當選的歷史性時刻,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他分享與普瑞弗斯特的互動經歷。

他說,2023年9月30日普瑞弗斯特晉升樞機主教典禮後,他特地前往握手致賀,代表台灣表達祝福。互動中,李世明介紹自己來自台灣,普瑞弗斯特立即表示了解台灣,並能清楚分辨民主台灣與共產中國的差異,隨後回應感謝台灣的祝賀。李世明說,「普瑞弗斯特很清楚民主台灣跟共產中國的分別,這讓我印象深刻。」

普瑞弗斯特以謙遜、勤勉的性格聞名,通曉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和葡萄牙語,擅長跨文化溝通。他在當選後發表首次談話,呼籲「為所有人搭建和平的橋樑」,顯示其領導風格注重包容與對話。作為首位美國籍教宗,良十四世的當選被視為天主教會面向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

對新教宗領導下的台梵關係,李世明持樂觀態度。他說,教廷對中國的一貫立場是推廣宗教自由。2018年,教廷與中國簽署主教任命協議,旨在確立教宗在中國天主教會的領袖地位,同時促進中國信徒的信仰自由,盼望中國天主教徒能過上正常的宗教生活。

但李世明指出,近年來中國政府更強調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宗教中國化政策」,要求宗教活動符合國家意識形態,這導致中國內部保守派與自由派對梵中協議產生分歧。

李世明坦言,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是近年來對中國抱持最多期待的教宗,但中國在方濟各喪禮期間表現冷淡,未允任何中國主教參加,引發天主教會內部的質疑。

李世明認為,新教宗良十四世對台灣的了解及其對民主價值的認同,將為台梵關係注入新動力。他特別提到,新任駐教廷大使賀忠義在良十四世當選之際上任,時機恰到好處。賀忠義熟悉美國事務,與美國籍教宗的景契合,有助於深化台梵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