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開戰】印巴交火成為中國獲取情報良機   趁機窺探印度虛實

巴基斯坦空軍駕駛中國製殲-15戰機擊落兩架印度戰機,也給中國提供有利的情報數據。圖/翻攝自Euroasia Naval Insight Youtube頻道
巴基斯坦空軍駕駛中國製殲-15戰機擊落兩架印度戰機,也給中國提供有利的情報數據。圖/翻攝自Euroasia Naval Insight Youtube頻道

印度與巴基斯坦圍繞克什米爾的最新衝突,正為中國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獲取情報的大好機會。根據安全分析師與外交官表示,北京正透過與巴基斯坦的合作,藉由巴方使用的中國製武器系統,收集有關印度的軍事數據。這一事態發展,加強了中國在中印地緣競爭中的情報優勢。

據路透報導,新加坡安全分析師尼爾(Alexander Neill)指出,此次衝突發生於中國邊境附近,對中國來說,是一次「情報上難得的機會」。兩名美國官員證實,巴基斯坦一架中國製殲-10戰鬥機擊落至少兩架印度戰機,包括一架法國製造的飆風戰機。儘管印度尚未承認有飛機被擊落,但巴基斯坦方面已確認使用了殲-10戰機。

中國衛星網絡全面監控 印度難以隱身

中國近年來軍事現代化迅速擴展,特別是在太空情報方面已顯現出明顯優勢。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資料,中國目前擁有267顆衛星,其中115顆專門用於情報、監視和偵察,另有81顆則專注於電子訊號收集。這一數量遠超印度,僅次於美國。

尼爾強調,中國現在具備更強的飛彈追蹤與太空監控能力,能夠即時掌握印軍的軍事行動。這讓中國在與印度的長期戰略對抗中佔據情報上的上風。

中國特別關注印度的飛彈部署與防空系統運作,包括印俄合作開發的「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巡航飛彈。儘管該飛彈尚未在實戰中使用,但若在本次衝突中投入,將成為中國情報部門的觀察重點。分析人士指出,中國亟欲掌握的不僅是飛彈的飛行路徑與精準度,更包括其背後的指揮與控制結構。

此外,解放軍也積極擴展在印度洋的海上情報收集行動。除部署太空測量船外,中國還大量派遣海洋研究船與漁船,這些船隻常被懷疑具備情報功能。最近更有跡象顯示,超過200艘中國漁船同步接近印度海軍在阿拉伯海的演習區域。

五角大廈早前報告指出,中國的海上民兵,尤其是漁船船隊,經常執行協調任務,並在情報蒐集中發揮重要作用。開源情報追蹤者西蒙(Damien Symon)表示,這些漁船可能兼任海上監聽站,追蹤印軍的行動節奏與反應模式。

中巴軍事同盟深化情報共享合作

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進一步鞏固雙方在情報領域的互動。鑑於巴基斯坦從中國大量進口先進軍事設備,軍事顧問與技術人員長期駐留當地,這讓中國軍方能近距離接觸並蒐集大量實戰數據。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中國安全學者詹查爾(James Char)表示:「解放軍毫無疑問可以從巴基斯坦那裡獲得與印度軍力相關的有價值情報。」而中國國防部與巴基斯坦官員目前對於是否共享這些情報則未作評論。

印度政府尚未針對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聯手行動發表官方立場,駐在英國的印度高級外交官多拉斯瓦米(Vikram Doraiswami)8日對《天空新聞》(Sky Nwes)說,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並不是印度所關注的。他補充說:「中國需要與包括我們在內的所有鄰國建立關係。」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