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紹成專欄】川普為何講統一與和平?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最近美中在瑞士談判雙邊關稅與貿易時,雙方都迅速同意大幅降低關稅90天,並提到「中國已同意開放,….這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川普是否在暗示美中可能在閉門會談中涉及台灣問題,甚至將台灣作為談判籌碼,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由於川普的商人性格,politics is business,凡事都先極限施壓,然後再就地還錢,因而就有國家被威懾而乞求和解。但是,大陸的底氣十足,對抗力道強勁,使得川普因應吃力。

尤其,美國通膨問題嚴重,再加上聖誕假期的貨品裝箱與運輸在即,否則將面臨無禮品可買的窘境。再加上美債高築,中方還擁有相當的美元資產,也是川普一大隱憂。更嚴重的可能是稀土,因中方管制出口,這對於美方的航空與軍事相關產業,都會產生立即的危害。還有美國期中選舉逼近,經濟壓力已使川普的支持度一度跌入谷底,如今因中美暫時緩和,才稍微恢復元氣。

進一步觀之,川普的用詞可能只是他的語言習慣,並不一定代表他有意改變美國對台政策,川普的語言風格偏向簡單直接與粗暴,且常使用庶民語言,因此「統一」一詞可能只是因美中談判取得進展,讓川普一時興奮脫口而出,而非真正涉及台灣問題,但筆者認為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有待驗證。

比較可信的是,川普的發言可能是為討好北京,兌現對中國的承諾,作為美中貿易談判的籌碼。再者,在經貿談判中打台灣牌,將市場准入與兩岸統一掛鉤,展現川普的交易風格,暗示美國在兩岸問題上發揮作用,並非不可能。

隨即,美國國務院澄清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未變,仍然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的立場。總統府也澄清,川普的發言僅涉及美中貿易關係,並未觸及台灣議題。但是在前一時期,拜登總統也多次表示會防衛台灣,國務院也照常加以澄清稱,台美關係未變。但是由於拜登總統示意與國務院澄清的戲碼上演多次,因而以讓人認為總統的說法比較可信,不可能一再出現口誤。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北京方面沒有立即的相關反應,確實非同尋常。因為中方曾提出第四公報的建議,並有意敦促美方提出反對台獨的說法。總之,川普是否故弄玄虛,這番話是否真的代表美中在台灣問題上有新的共識,仍需進一步觀察。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