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鈞/社團法人文明人權服務協會理事長
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總統帶著僅有40%的總統大選得票率,脆弱的就任中華民國總統,短短一年內,其施政表現便遭遇前所未見的信任危機。雖然政府屢次強調台灣正走向「改革推進」路線,但民意反映卻呈現高度不滿與失望。
筆者根據綜合輿論與民調資料,彙整出國人對賴政府十大施政疑慮,這些問題也突顯其執政邏輯與基層感受出現嚴重落差。綜觀今日台灣面臨這十項問題:
- 朝野惡鬥造成政局動盪:這是台灣民眾最不滿的焦點。全國大罷免的發動,讓台灣陷入無止境的內耗,政府失能、朝野失和。
- 物價飛漲與房價高漲壓得基層喘不過氣:民生物資年年調漲,薪資成長卻相對停滯,青年望屋興嘆,中產階級面臨「越努力、越貧窮」的現實困局,政府控管物價失能,高喊居住正義更淪為笑話。
- 濫權司法與打壓異己:檢調搜索特定政黨、政敵被貼上「組織犯罪」標籤,加上近期多起司法爭議,賴政府被質疑就是復辟獨裁政權。
- 兩岸關係緊繃:兩岸已無互動機制,台海區域安全風險遽增。民眾期待和平,但賴政府僅會大喊主權論述,無法扭轉兩岸對抗僵局。
- 詐騙猖獗,社會信任瓦解:詐騙集團如病毒般滲透各層社會,政府卻遲遲無法提出具體有效防治對策。
- 能源轉型進退失據:空汙問題惡化,供電不穩與空品惡化成為民怨指標,但賴政府卻持續推動核能除役,今年夏天電力備載壓力暴增,停電風險大增。
- 政策溝通斷裂,民意落差擴大:近期多起施政問題都凸顯出執政團隊決策倉促、跟民眾說明不足,人民被迫為政策試錯買單。
- 派系用人與黑金疑雲頻傳:新潮流色彩濃厚的內閣人事布局遭批「賴系一統」,地方政務弊案層出不窮,人民對民進黨執政品質產生懷疑。
- 政見跳票與政策成效不彰:多項賴清德選前承諾之競選政見落實進度緩慢,引發青年與改革派選民嚴重不滿。
- 中央與地方對立升高:中央政府為年度預算與地方政府對立、社宅政策卡關、相關資源分配爭議頻傳,折損政府公信力,也拖累全國民生發展。
面對賴清德政府執政一周年所暴露的十項核心施政難題,就是系統性施政失靈的警訊。倘若執政者無視基層脈動與社會反饋,繼續陷於派系綁架與政治傲慢,將加速台灣民主的崩解。
未來的台灣,不能再承受一個自絕民意、怠於改革的政府。近期筆者將會針對這十大施政困局每日探討一個主題,從民間觀點出發,揭露真相,促進問責,為人民發聲。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