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賴清德2028大選前恐更傾向台獨  刺激北京在2027年武力犯台

美學者指出北京認定賴清德總統遠離前總統蔡英文路線,更傾向台獨路線。圖/中央社
美學者指出北京認定賴清德總統遠離前總統蔡英文路線,更傾向台獨路線。圖/中央社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15日刊登美國智庫專家專文,指北京方面認為賴清德總統路線與前總統蔡英文不同,反倒更像前總統陳水扁操作台獨來解決少數執政的危機。文章指,如果北京懷疑美國默許賴清德的挑釁行為,將會使大陸對台採用更多軍事手段,增加北京誤判的風險。

這篇以〈台海戰爭風險高,且越來越高〉(The Risk of War in the Taiwan Strait Is High—and Getting Higher)為題的文章是由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y Lin)、CSIS中國專家哈特(Brian Hart)和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庫爾弗(John Culver)三人聯名發表。

文章指出,北京方面已經將賴清德定調為「分離主義者」(separatist)和「戰爭煽動者」(instigator of war),並給他貼上「兩岸和平摧毀者」的標籤,並用漫畫醜化賴清德。文章認為,北京急於非人化(dehumanize)賴清德,透露北京對於兩岸關係走向的焦慮,他們認為賴清德一步一步更有系統地把台灣推向獨立,讓台灣與中國大陸脫鉤。

北京對賴清德的反應讓人聯想到2000年代中國大陸對陳水扁的強烈敵意。當時中國譴責陳水扁為「頑固分裂分子」,並指其走到「懸崖邊」。陳水扁將公投綁大選-提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被北京視為觸碰到底線,一度考慮動武,讓台海陷入高度緊張。

如今,北京對賴清德採取類似態度,明顯提高對台軍事恫嚇的頻率與強度。今年初,賴清德提出所謂「國安17條」強化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的防禦,內容涵蓋反間諜、限制親中組織活動、強化軍事準備等,並恢復軍法審判。

這些舉動北京則視之為「蓄意破壞兩岸交流合作」。中國官媒批評賴政府讓台灣社會「軍事化」,指責其妨礙兩岸旅遊、打壓親中聲音,甚至改寫教科書以淡化台灣與中國的歷史連結。

中國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賴清德的政治基礎較蔡英文薄弱,卻也因此更有可能藉由挑釁中國來鞏固政權。這種觀察在中國內部激起更多強硬聲音,呼籲北京對台灣實施包括封鎖、軍演甚至「重啟內戰行動」等措施。其中有觀點甚至提到類似當年「西安事變」挾持賴清德。

軍事層面上,中國的行動愈加頻繁且深入。今年4月的「海峽雷霆-2025A」軍演中,中國海軍艦艇一度進入距離台灣本島24海浬範圍內。與過去不同,解放軍現在多不預告軍演,增加誤判風險。這些演習不再僅為回應美台互動,甚至針對台灣內政言論而來,顯示其恫嚇目的更加直接與持久。

與此同時,中國對台空域的軍事侵擾也創下新高。2024年共派出超過3,000架次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比去年成長逾八成。這些行動部分屬「聯合戰備巡邏」一環,涵蓋空中與海上協同行動,形成實質封鎖壓力。

此外,中國也逐步納入中國海警與海上民兵等準軍事力量,與正規部隊一同進行圍島封鎖模擬。這些行為展現中國已為包括登島、海上圍堵、資訊戰在內的多種行動預作準備,擴大衝突可能性。

外界尤為關注的是中國是否正為2027年進行可能軍事行動作準備。習近平曾多次強調,該年為解放軍建軍現代化的「目標節點」,被外界解讀為潛在的軍事行動時機。隨著賴清德施政進入中期,為爭取2028年連任,北京認為他有可能效法陳水扁,在民調不利時藉對抗中國來凝聚基本盤。

美國方面也注意到台海局勢的發展。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2月指出,中國目前對台進行的並非單純演習,而是「軍事行動的預演」。然而,隨著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回歸,美中對台立場存在認知落差,也加大了誤判風險。

儘管川普本人與部分幕僚傾向避免捲入軍事衝突,但其國家安全團隊中的鷹派人物,如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則堅決支持深化對台關係。這種政策分裂使北京對美國在台灣議題上的立場產生懷疑,進一步激發其強硬作為。美國學者指出,賴清德可能為了2028年大選更加刺激北京,將使北京可能在2027年出兵犯台。圖/取自《外交事務》官網

美國學者指出,賴清德可能為了2028年大選更加刺激北京,將使北京可能在2027年出兵犯台。圖/取自《外交事務》官網

面對這一波軍事與政治升級,美國與其盟邦必須審慎應對,隨著中國軍力提升與對台政策日益激進,未來數年內,台海恐將面臨冷戰以來最危險的局勢。文章呼籲,美國應該關注北京美方對台政策的解讀,避免中方的誤解,川普政府必須對台北與北京都釋放清晰的訊號。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