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海海事局網站信息,5月21號開始,將對江口部分水域實施交通管制,此次交通管制極有可能與「福建艦」航母第8次海試相關。「福建艦」已進行除艦載機以外的全部試驗項目,第8次海試將與殲-35或殲-15T的電磁彈射起降有關。
有大陸專家指出,此次海試聚焦艦載機的電磁彈射系統運用與調試,一旦一切順利,距離正式服役僅一步之遙。福建艦有望於2025年7.1或8.1期間交接入列,成為大陸解放軍海軍,首艘具備電磁彈射能力的新型航母。
自從去年5月首次海試以來,「福建艦」已累計完成111天海上測試,所有服役前的測試科目幾乎都已完成。航母服役前最重要的試驗項目之一電磁彈射艦載機,會放在最後進行,福建艦的第8次海試頗受海內外關注。「福建艦」的核心就是電磁彈射系統,這一系統在技術上與美國福特級航母的中壓交流系統不同。
福建艦採用的是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彈射效率提升30%,且可靠性與安全性明顯優於美軍。電磁彈射系統運行穩定與否,將決定新型航母形成戰力的重要技術重點。
在23日趕赴預定試驗海域後,「福建艦」預料將會進行艦載機的電磁彈射試驗,但到底是先彈射殲-15T,還是先彈射殲-35,這雖然不是重大技術問題,但為了穩妥可靠起見,大多數認為殲-15T會第一個駛向電磁彈射器。
該機是早已開展陸上彈射試驗的老機型,技術與經驗上十分成熟;殲-35是後續機型,陸上彈射試驗時間還不到一年;操作駕駛殲-15T經驗比較成熟的艦載機飛行員比較多,早已對執行這次電磁彈射試驗任務摩拳擦掌。福建艦的電磁彈射試驗順序應該是殲-15T、教-10T、殲-35、空警-600。
在這第八次海試後,大陸解放軍海軍就將成為全球第二個進行電磁彈射起飛艦載機的國家。分析指出,「福建艦」的部署地點受關注,南海作為中國核心利益區和戰略匯總中心,需應對多國軍事存在,「福建艦」的電磁彈射能力和隱形艦載機將顯著提升區域拒止能力。
若「福建艦」部署南海,該艦可與055型驅逐艦、075型兩棲攻擊艦以及新型核潛艇協同,構建以航母為核心的遠洋作戰體系。「福建艦」服役將可讓大陸海軍走得更遠,可出太平洋或印度洋,也可以遠赴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