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風暴4-1】盧韓蔣鐵三角迎戰綠軍聖戰:藍營逆轉能成嗎?

國民黨中央決策失誤,導至面對「大罷免」幾潰不成軍,但台中市長盧秀燕(前排左二)、立法院長韓國瑜(前排右二)及台北市長蔣萬安(前排右一)已形成鐵三角,成反罷中流砥柱。圖為國民黨4月26日舉辦「反綠共、戰獨裁」遊行。圖/中央社
國民黨中央決策失誤,導至面對「大罷免」幾潰不成軍,但台中市長盧秀燕(前排左二)、立法院長韓國瑜(前排右二)及台北市長蔣萬安(前排右一)已形成鐵三角,成反罷中流砥柱。圖為國民黨4月26日舉辦「反綠共、戰獨裁」遊行。圖/中央社

【編按:726將進行首波24藍委加民眾黨高虹安的罷免投票,第二波兩藍委馬文君及游顥定823投票,綠營無一成案。何以國民黨罷綠一事無成,民進黨推不具說服力的「大罷免」卻不斷挺進?是國民黨中央太輕忽對手?還是賴清德為全面執政,不擇手段拿司法當祭旗,準備全殲在野黨?國民黨能否展示決心,催出「不同意罷免票」,將是觀察未來台灣政治發展重要分水嶺。《梅花新聞網》即起不定期推出相關系列報導,供讀者參考。】

大罷免如何發生 青鳥活動讓綠營看見希望?

國民黨立院黨團去年推動《國會改革法案》、《花東交通三法》,引發綠營支持者不滿,去年5月17日在經民聯(經濟民主聯合)等民團號召下開始聚集青島東路抗議,也就是所謂的「青鳥行動」。2024年12月時,經民聯等民團為阻與台灣民眾黨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等3項法案修正案,再度在立院發起青鳥行動,即所謂《冬季青鳥在台北》。

圖為2024年12月17日的《冬季青鳥在台北》現場照片。圖/取自經濟民主聯合臉書

圖為2024年12月17日的《冬季青鳥在台北》現場照片。圖/取自經濟民主聯合臉書

隨著青鳥行動凝了綠營持者向心力,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率先喊出的「大罷免」開始遍地生花,各地民團開始推動罷免藍營區域立委(包含無黨籍立委陳超明),最終,加上陳超明,有35席藍營區域立委進入二階連署。

不過在第二階段時,陳超明、國民黨立委謝衣鳳、徐欣瑩、邱鎮軍等4立委連署書未達標,最終未通過。目前除26席藍委已排訂投票議程,另有5席藍委罷免案仍待中選會審議。

為因應「大罷免」,藍營一開始推「以罷制罷」,但不止全軍覆沒,還因涉偽造文書,多個縣市黨部遭搜索,多位黨工遭羈押禁見,且偵結後遭起訴。國民黨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遭約談時,曾號召支持者赴北檢抗議,喊出「司法迫害」,並在黃呂錦茹遭羈押禁見隔天舉辦426凱道抗議,雖有效凝聚了基本盤,但惜曇花一現,黨中央仍缺乏全盤的應戰能力。

國民黨中央太輕敵 或民進黨用奧步

中選會今年2月27日公布通過首波一階名單時,綠軍一個都沒過,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曾在臉書以「沒看過這麼弱的在野黨」炮轟黨中央;後續,雖然包括綠委吳沛憶、蘇巧慧、張宏陸、林俊憲、吳思瑤等11案補件通過進入二階,但同一時間,檢調全面動員針對一階涉「偽造連署書」急速偵辦。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人於4月17日號召支持者到北檢外抗議,因此遭移送法辦。圖/中央社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人於4月17日號召支持者到北檢外抗議,因此遭移送法辦。圖/中央社

隨後,在國民黨台南市黨3月20日遭搜索後,陸續包括台中市、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南投縣、屏東縣等縣市國民黨部均遭搜索;全台大搜索外,市黨部主委、副主委及各地黨工紛遭禁押禁見。黃呂錦茹自4月25日遭羈押禁見後至今已進三個月,7月初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黃碧雲是首位國民黨中央層級涉罷免案遭羈押,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直指檢調「押人取供」,嚴重逾越偵辦分際,違反法律程序正義。

民進黨發動「大罷免」的合理性、合法性,都讓外界存疑,連綠營都不認同。前總統陳水扁曾說,冤冤相罷何時了,他批罷免變無止境的報復工具,徒增社會對立;前資政謝長廷也曾公開說,「發動罷免是惡的循環」,讓民主陷入惡性循環;前副總統呂秀蓮也出鏡反罷影片表示,此舉不利台灣團結;政治評論家林濁水更說,「大罷免」沒道理、徒增惡鬥氛圍。

儘管政治前輩「打著綠旗反綠旗」,有些最後態度也變調,但對國民黨來說,民進黨「大罷免」根本是「選輸就翻桌」,不具合理性。只不過,國民黨中央並未將此當成硬仗打,黨中央太輕敵,未料到民進黨真心實意將「大罷免」視為一場「選舉聖戰」在經營,戰場不是請客吃飯,自然高下立判。

「國民黨一開始輕忽了!」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受訪時說,接下來應採取團結態度,讓支持者看到國民黨脫胎換骨的決心,才能催出「不同意罷免票」。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直指「押人取供」、違反程序正義,但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認為,連署書造假事件出現在跨縣市國民黨部,他質疑構成「系統性、有組織的犯罪行為」,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也這麼說,顯示司法檢調已將之視為「組織犯罪」調查,將國民黨縣市黨部及志工「趕盡殺絕」,試問國民黨地方哪來的「反罷」能量及資源。

鈕則勳指出,據他推測,國民黨在一開始時太輕忽罷團決心,才會在最後一刻急著生出第一階段提議人名冊(俗稱第一階段連署書);另外,國民黨過去曾有抄錄黨員名冊陋習,顯然國民黨也沒想到司法單位如此大動作偵辦。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指出,如今黨中央很關心黨籍立委,以桃園來說,一開始藍營桃園區域立委就開過會,認為沒必要「以罷制罷」,黨部也願配合這決定;至於多地黨部被搜索、捲入司法案件,他個人覺得國民黨在選後確實要花更多時間經營黨員間的關係,民代跟黨中央要一起努力。

綠營掌握主場優勢 國民黨下一步該怎辦?

藍營在罷免綠委的二階連署中一席都未成案,對此鈕則勳表示,顯示「以罷制罷」戰略並未奏效。在此背景下,綠營已穩定掌握主場優勢,加上總統賴清德啟動「團結國家十講」,進一步強化與罷免團體的動員效果。儘管「雜質說」引發爭議,為藍營提供了反擊契機,但仍無法動搖綠營基本盤支持罷免的決心,綠軍優勢依然明顯。

在國民黨中央顯得弱勢,朱立倫任期將至前面對「大罷免」的力不從心,鈕則勳認為,部分藍營政治人物作為,或可再重新凝聚藍營氣勢。其一是台北市長蔣萬安透過與綠營議員激烈交鋒,及與閣揆卓榮泰的隔空較量,並率縣市長向政院抗議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已不斷提升自己的抗綠「急先鋒」形象。

此外,日前北上為藍委造勢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強烈指責賴清德喜歡鬥爭但缺乏執政能力,她呼籲大家投下「不同意罷免票」,甚至差點爆粗口。而立法院長韓國瑜也啟動強力固盤策略,指出「大罷免若成功,台灣民主將化為泡影」,這番話也為藍軍集結基本盤帶來助力。

隨著盧秀燕、蔣萬安、韓國瑜的合作,藍營反罷免已形成穩固的「鐵三角」,藍營支持者強烈期待他們三人能鞏固藍營選票、進一步吸引中間選民,彌補黨中央在戰略戰術的不足。

台北市長蔣萬安(左3)12日與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左1)、王鴻薇(左2)、羅智強(右3)、徐巧芯(右2)、賴士葆(右1)一同宣傳反罷免。圖/中央社

台北市長蔣萬安(左3)12日與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左1)、王鴻薇(左2)、羅智強(右3)、徐巧芯(右2)、賴士葆(右1)一同宣傳反罷免。圖/中央社

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說,目前國民黨的目標是一席都不能掉,因為國民黨立委都很優秀,他非常有信心,會每一席都過關,現階段沒有被罷免掉幾席就要朱立倫下台的狀況,因為黨主席也馬上要改選了。

黃國昌保高虹安外 也為2026練兵

新竹市長高虹安雖遭停職,但代理市長的仍是民眾黨籍的邱臣遠,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立下軍令,要求民眾黨公職務必全力保下這席「唯一執政」的縣市。民眾黨目前8席立委全是不分區,因此沒有立委面臨罷免;不過,基於藍白合作,基於2026地方大選,黃國昌及黨內幹部相當為「反罷」賣命,協同國民黨共同反罷。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中)赴新竹宣傳反罷免,左二為代理新竹市長邱臣遠,右二為新竹市長高虹安。圖/取自高虹安臉書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中)赴新竹宣傳反罷免,左二為代理新竹市長邱臣遠,右二為新竹市長高虹安。圖/取自高虹安臉書

鈕則勳認為,黃國昌積極幫忙國民黨反罷,除因擔心國民黨若被罷免掉太多立委,民眾黨面臨「脣亡齒寒」困境外,若能在此次大罷免中,讓國民黨欠民眾黨人情, 2026地方選舉或可讓國民黨禮讓一些選區,進行「藍白合」。最後,藉由大罷免,也可讓民眾黨測試選區熱度,評估2026的候選人布局,對民眾黨來說,「大罷免」可說是很好的練兵機會。(待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