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17日推動一項重大選制改革,擬將全國選舉的投票年齡從18歲下修至16歲,藉此提高投票率並喚回民眾對選舉的信任。此舉立刻引發爭議,外界對16歲年輕人是否真的想投票、是否準備好投票意見分歧。改革也將統一全國標準,因蘇格蘭與威爾斯早已開放16歲投票,但全英國會選舉仍限18歲以上。
路透報導,英國在2024年的上次大選中創下自2001年以來最低投票率。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接受英國獨立電視台(ITV)訪問時表示:「他們已經能工作、能繳稅,既然有付出,就應該有權決定政府如何使用這些資源。」
副首相雷納(Angela Rayner)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我16歲時就當了母親,開始工作並繳稅。我認為16歲就應該能擁有投票權。」
全球多數國家規定投票年齡為18歲。不過在去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歐盟成員國得以選擇自16歲起開放投票,德國、比利時、奧地利與馬爾他已採納此作法。
英國這項變革仍需國會批准,但預料將順利通過,因為這是施凱爾去年競選政綱之一,當時他領導的工黨贏得國會大多數席次。
儘管取得大勝,施凱爾上任後民意支持率下滑,原因包括一連串政策失誤與經濟困境。在多數民調中,他的工黨已落後極右政黨「改革英國」(Reform UK)及其領袖法拉吉(Nigel Farage)。
根據ITV委託民調公司Merlin Strategy針對500名16與17歲青少年所做的調查,33%表示會支持工黨,20%支持極右政黨「改革英國」,18%投給綠黨,12%選擇自由民主黨,僅10%支持保守黨。
受訪的16與17歲青年對獲得投票權表達肯定,但也認為需要更完善的公民教育,避免選民受社群媒體錯誤訊息誤導。
BBC報導,英國全國學生聯盟(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稱這項年齡下修是「年輕人的重大勝利」,並呼籲政府同步取消選民身分證要求、實施自動登記機制,並在學校與大專院校中強化政治素養教育。
根據官方數據,英國約有160萬名16與17歲青年。2024年大選時,共有4,800萬人具投票資格。下次大選預計於2029年舉行。
國會第二大黨保守黨,去年下野後支持度進一步下滑,保守黨影子部長霍姆斯(Paul Holmes)批評政府立場自相矛盾:「為何這個政府認為16歲能投票,卻不能買樂透、喝酒、結婚、當兵,甚至不能參選?」
根據英國下議院圖書館所引用的國際研究,多數國家下修投票年齡後,對選舉結果幾乎無實質影響。
民調機構YouGov的歐洲政治與社會研究主管威爾斯(Anthony Wells)表示,這項改革對選舉結果的影響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