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以色列的「人道城市」騙局與哈瑪斯堅守抵抗底線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自2024年3月以色列重啟對加薩的軍事行動以來,衝突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根據獨立記者傑里米·斯卡希爾(Jeremy Scahill)於2025年7月15日在Drop Site News的報導,哈瑪斯明確表示不會接受以色列提出的任何「投降」協議。隨著戰爭演變為消耗戰,哈瑪斯與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 PIJ)在談判桌上堅守底線,試圖確保加薩的生存權與基本人道需求。然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一再破壞談判進程,試圖通過軍事壓力與政治操弄實現其對加薩的長期控制計畫。本文將探討衝突的最新動態、談判僵局的根源,以及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的策略與挑戰。

衝突升級與談判僵局

自2025年1月短暫停火協議破裂後,以色列對加薩的軍事行動變本加厲。斯卡希爾報導指出,哈瑪斯與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自7月初以來,與卡達及埃及的區域調解人在杜哈(Doha)進行間接談判,試圖達成一項全面協議。該協議旨在解除以色列對加薩的封鎖、恢復聯合國主導的援助分配系統、撤出以色列佔領軍,並以美國保證終止「種族滅絕」為條件,換取哈瑪斯放棄對加薩的治理權。然而,納坦雅胡公開宣稱,即使達成60天臨時停火,他也將在釋放10名以色列人質後繼續戰爭,並推動將加薩倖存的巴勒斯坦人向南遷移,實施「種族清洗」計畫。

以色列的策略不僅限於軍事行動。報導顯示,以色列在談判中提出新地圖,試圖保留對加薩南部、特別是與埃及邊境的控制,這被哈瑪斯視為「投降」條件。納坦雅胡堅持維持以色列軍隊在加薩的存在,尤其是在與埃及接壤的菲拉德爾菲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以確保對加薩的全面封鎖。這種立場與哈瑪斯要求的全面撤軍和開放邊境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談判陷入僵局。

納坦雅胡的公開言論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他在以色列12頻道(Channel 12)表示,停火後將把加薩人口「轉移至南部」並實施圍困,這與談判中的和平承諾背道而馳。哈瑪斯高級官員巴塞姆·奈姆(Basem Naim)批評,納坦雅胡的策略是通過拖延談判,爭取時間以實現其在加薩的軍事與政治目標。

哈瑪斯的抵抗策略

面對以色列的強硬立場,哈瑪斯與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選擇以武裝抵抗回應。斯卡希爾引述奈姆的說法,指出若談判無法達成,加強對以色列軍隊的武裝行動是「唯一有效的方式」。過去兩週,哈瑪斯卡薩姆旅(Qassam Brigades)與伊斯蘭聖戰組織的薩拉亞·庫德斯(Saraya Al Quds)在加薩發動多次複雜伏擊,摧毀以色列裝甲車輛並造成士兵傷亡。報導數據顯示,6月24日,卡薩姆旅在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一次行動中擊殺7名以色列士兵,成為自3月18日衝突重啟以來單次最致命的攻擊。

巴勒斯坦抵抗力量還展示出技術上的進步。他們發現並拆除以色列在加薩部署的多種間諜設備,部分設備甚至在1月停火前就已埋設。根據內部評估,抵抗組織不僅成功癱瘓這些監控系統,還將部分設備改編為己用,用於針對以色列軍隊的行動。以色列媒體也報導,巴勒斯坦抵抗攻擊的頻率顯著增加,顯示其在資源匱乏下的應變能力。

這種武裝抵抗策略不僅是對以色列軍事壓力的回應,也反映了哈瑪斯對談判前景的悲觀態度。奈姆表示,納坦雅胡的拖延策略使加薩的以色列軍隊「陷入流沙」,變得更易受到抵抗組織的精準打擊。

以色列的「人道城市」騙局

以色列試圖通過所謂的「人道城市」計畫掩蓋其軍事意圖。根據斯卡希爾的報導,以色列軍方提議在加薩南部建立一個可容納60萬巴勒斯坦人的「人道城市」,聲稱提供食物與庇護。然而,哈瑪斯官員指出,這實際上是將巴勒斯坦人集中到一個由以色列控制的區域,作為最終驅逐出加薩的過渡步驟。以色列最新提案要求在加薩北部和東部設立2公里寬的緩衝區,在南部則設立4公里寬的隔離區,佔據加薩約40%的土地。

這種計畫遭到哈瑪斯與國際調解人的強烈反對。Axios記者拉維德(Barak Ravid)報導,美國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與卡達高級官員明確表示,以色列的提議不可行,因為它違背了1月停火協議中規定的撤軍範圍。納坦雅胡隨後提出的「妥協」方案僅是表面調整,仍保留對加薩的軍事控制,顯示其無意達成真正停火。

此外,以色列對加薩平民的攻擊進一步暴露其意圖。報導指出,以色列軍方禁止巴勒斯坦人進入地中海,並對尋求食物援助的平民開槍,同時頻繁發佈強制遷移命令,將巴勒斯坦人逼入加薩西部狹窄的沿海地帶。這些行動顯示,以色列的「人道」承諾只是掩蓋其種族清洗計畫的幌子。

美國的角色與談判困境

美國在談判中的角色備受爭議。川普(Donald Trump)自7月1日以來多次表示,加薩停火協議即將達成,並在7月13日與卡達官員會面時重申「下週可能有進展」。然而,哈瑪斯官員批評美國的保證毫無效力。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副秘書長穆罕默德·欣迪(Mohammed Al-Hindi)在接受《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採訪時表示,美國實際上是與以色列單獨談判,然後要求哈瑪斯接受「投降」條件。過去的經驗顯示,以色列在釋放人質後立即恢復軍事行動,削弱了美國作為擔保方的可信度。

哈瑪斯提出的修正案顯示出一定程度的妥協。例如,他們同意在60天停火初期釋放8名人質,並在第50天釋放其餘2人,同時要求恢復聯合國的援助分配機制、重建基礎設施,並重新開放拉法(Rafah)邊境通道。然而,這些條件均被以色列拒絕,凸顯納坦雅胡的談判策略是以拖延戰術爭取時間,試圖通過軍事壓力迫使哈瑪斯讓步。欣迪強調,以色列的目標不是停火,而是「管理戰爭」,這使談判進程成為一場空洞的表演。

加薩衝突的持續升級與談判僵局反映出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根本對立。以色列試圖通過軍事壓迫與「人道城市」計畫實現對加薩的永久控制,而哈瑪斯則以武裝抵抗與談判妥協並行,試圖捍衛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權。美國的調解角色在納坦雅胡的強硬立場與哈瑪斯的堅持下顯得蒼白無力。隨著戰爭演變為消耗戰,巴勒斯坦抵抗力量的勇氣與策略成為對抗以色列軍事優勢的關鍵。未來能否達成真正停火,取決於國際社會是否能對以色列施加實質壓力,迫使其放棄「投降」條件,實現加薩的和平與重建。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