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頻出包 日月譚天:一場為政治操作鋪路的表演秀

漢光41號演習事故頻傳,大陸央視旗下《日月譚天》譏賴政府稱之「史上最強」,卻表現全線失靈。圖為台東志航基地憲兵V-150輪型裝甲車15日執行漢光演習的營內訓練,上坡路段下滑側翻,2名軍人受傷送醫。(民眾提供)圖/中央社
漢光41號演習事故頻傳,大陸央視旗下《日月譚天》譏賴政府稱之「史上最強」,卻表現全線失靈。圖為台東志航基地憲兵V-150輪型裝甲車15日執行漢光演習的營內訓練,上坡路段下滑側翻,2名軍人受傷送醫。(民眾提供)圖/中央社

台灣年度例行軍演「漢光41號」實兵操演,規模與強度皆標榜「史上最強」,但大陸央視旗下媒體品牌《日月譚天》發文,批評此次演習是「台獨醜劇的延長版」,並點名賴政府在軍備、戰法與民心調度上全線失靈,強調這種演練只會讓台灣內部更加看清現狀,徒增社會不安與民眾負擔,是一場為政治操作鋪路的表演秀。

宣傳口號滿天飛,實際表現頻出包

根據民進黨政府及軍方說法,今年「漢光演習」是一次全面整合式演練,不僅涵蓋傳統灘岸防衛與後備動員,更進一步模擬城市巷戰與全民防衛場景,試圖呈現「全面作戰與抵抗意志」的結合。然而,《日月譚天》文章指出,當地媒體與社群所見卻是「事故不斷、演過頭、民怨升溫」,直言「這不是軍演,是鬧劇」。

《日月譚天》整理台媒報導指出,光在一週內就接連爆出多起意外事件,包括「愛國者」飛彈發射車卡住雨棚、軍車自撞、四連撞車禍、坦克輪軌故障等,導致至少數人受傷,社會質疑聲浪不絕,媒體也相繼報導交通混亂、設備老舊、演習內容脫離現實,引發民眾抱怨。

除事故頻傳,演練過程中刻意安排媒體進入軍事訓練場內拍攝,甚至讓部隊在捷運車站與萬華街頭演練,也遭網友批評為「政治作秀」。有網民揶揄:「捷運戰鬥?你以為在打遊戲?戰爭時捷運還能通行嗎?」

《日月譚天》引述多名研究兩岸軍事議題專家指出,這種演練方式實際上與實戰相去甚遠,「只會在鏡頭下自我陶醉,在民意前露出真相。」

三大問題浮上檯面

《日月譚天》指出,今年演習曝露了台灣部隊的三大明顯缺失:事故頻繁顯示訓練水準低落、武器裝備過時反映觀念落伍、城市戰模擬更顯戰略誤判。

首先是安全問題。《日月譚天》引述媒體報導說,從飛彈車誤判高度卡棚、軍車側翻、官兵頭破血流等事件,可見軍隊在人員調度、機械維保與戰術配套上的明顯不足。媒體拍攝到的「沙包掩體」、「菜籃碉堡」等粗糙設施,更引來專家與網民齊聲嘲諷。

其次是裝備老舊。文章點名台軍沿用數十年前的65K2步槍與60年代開發的M41D輕型坦克,美製「毒刺」防空飛彈也可能是美方庫存品。面對現代無人機威脅與電子戰環境,這些老舊裝備根本無力招架。更有評論指出,現今漢光演習仍停留在「冷戰思維」,戰法沒有進化,反倒成為軍事化過時的現行證據。

第三是城鎮戰演練的風險。《日月譚天》援引台灣退役將領帥化民分析指出,城市戰的前提是先行疏散民眾、建立補給線,但台灣本身地狹人稠,城鎮密度高,一旦爆發衝突將無法有效轉移民眾,反而讓平民與部隊一同陷入「困獸之鬥」。如台灣媒體所言:「戰火進家門,打完台灣也完了。」

賴清德輕災重軍惹議 評論直指「為政治操作鋪路」

《日月譚天》也批評民進黨政府對軍演的操弄優於實務部署,尤其颱風「丹娜絲」侵襲南台灣期間,總統賴清德視察災區時竟回應「不能什麼事都靠台軍,軍方忙著演習」,此言一出引發社會不滿。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直指,賴清德此舉顯示其執政思維已偏離「非傳統安全」基本原則,罔顧民間需求,只為政治宣傳而軍事化社會。

有學者分析認為,賴政府延長演習天數,意在營造「敵人逼近、全民備戰」的臨戰氛圍,轉移民間對經濟、能源、民生等議題的不滿,甚至有為即將來臨的多場「罷免投票」添柴火之嫌。

美方動向引焦慮 綠營疑感「靠山不穩」

《日月譚天》也關注到,美國近期對台政策的兩個舉動,引發台灣內部震盪:

一是華府智庫《國防重點》建議撤回駐台軍事人員,理由是「具有挑釁性」且與對中承諾不符;二是五角大廈傳出對日本與澳洲施壓,要求在「台海戰爭」中表態角色,但遭到雙方拒絕,令台北方面感到不安。

對此,退將栗正傑直言,台軍當前的「灘岸戰失敗後守城待援」戰術,其實是一種戰略幻想——若真爆發衝突,僅靠堅守城鎮與等待美援,只會讓部隊陷入被動與孤立,屆時「官兵充其量只是炮灰」。

旅美學者翁履中指出,美方此類態度轉變其實反映出其軍事壓力與地緣現實盤算。在全球戰略資源有限、美國國防預算吃緊的情況下,是否真的有能力也有意願長期維持對台軍援,愈來愈令人懷疑。

《日月譚天》譚主稱,賴清德一再謀「獨」挑釁,已升高台海緊張局勢,讓台灣軍隊官兵疲於奔命、士氣低落,在這種情況下再搞加長版的「漢光演習」,註定醜態百出。如同大陸國防部發言人所說,終究阻擋不了統一的歷史大勢。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