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長和)今(28日)宣布,正考慮邀請中國主要戰略投資者加入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領導的買方財團,參與其全球港口資產的重大出售案,該出售案包括涉及中美戰略之爭的巴拿馬運河東西二港口。此舉被解讀為長和試圖化解北京對交易案的強烈不滿,並為順利獲中方監管機構批准鋪路。
出售案涉及43個港口 總資產達228億美元
今年3月,長和宣布與以貝萊德為首的美國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擬出售遍布歐美23國、共43個港口的業務,包含巴拿馬運河兩端關鍵港口──太平洋端的巴爾博亞港(Port of Balboa)及大西洋端克里斯多福港(Port of Cristóbal)。若交易完成,將為長和帶來逾190億美元現金收入,被視為創辦人李嘉誠生涯中最重要交易之一。
但因港口資產涉及戰略敏感性,此交易案自公布以來即引發北京強烈關切與反彈。多家陸媒及官方渠道轉載港媒批評文章,點出長和若繞過中國監管審查,恐影響中國在全球航運布局。
針對這項交易,香港《大公報》3月13日發表題為《莫天真、勿糊塗》社評,嚴厲批評長江和記出售港口案「唯利是圖、背叛民族利益」,強調這非單純商業行為,將影響中國全球航運佈局。隨後被中共中央港澳辦與國務院港澳辦在官網轉載,引發高度關注。隔兩天,《大公報》再發社評《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進一步批評長和交易決策對國家利益造成損害,亦被官方平台轉載,強化了對事件的政治警示性質。
獨家磋商期屆滿 中資可能加入改變格局
據最新公告,長和與買方財團的145天獨家磋商期於昨天(7月27日)屆滿,但雙方仍在討論。公司稱,擬邀請來自中國的主要戰略投資者加入買方陣容,將重新設計交易架構與成員組合,以爭取中外監管機關全面放行。
外電指出,極可能加入的大陸國企就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COSCO)。消息稱,中遠除要求具名參與,更希望擁有交易否決權,防止未來出現損及中國利益的情況。知情人士透露,中遠已與貝萊德展開初步磋商,預計9月底前可望確定角色定位。
巴拿馬運河港口為焦點 北京視為戰略要地
報導指出,北京對該筆交易的最大憂慮,來自其中包含巴拿馬運河沿岸兩座港口的轉讓。由於美國川普政府時期曾多次批評中國勢力滲透拉美港口,北京更擔憂貝萊德領導的美資團隊將借此削弱中國海運與貿易掌控力。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日前回應相關提問時曾說,「關於長和出售海外港口資產一事,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表明,將依法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與公共利益。」他並強調中方一貫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
市場反應正向 但美中敏感局勢仍存風險
消息曝光後,長和股價28日上漲近1%。分析指出,引入中資有助緩解地緣政治壓力,提升交易通關機率。彭博分析師Denise Wong認為,「一旦中遠入局,將增加交易獲批的可能性,也有助市場回穩。」
不過,也有觀察家提醒,美中競爭下,港口資產的轉移仍面臨複雜政治干預。SmartKarma平台分析師布倫納哈塞特(David Blennerhassett)說,「若中資獲太多控制權可能引發美方不安,特別在川普政府再上台的情境下風險更高。」
根據目前規劃,巴拿馬港口將由貝萊德旗下的「全球基礎建設夥伴」(GIP)負責,義大利阿龐特家族的Terminal Investment公司將掌管其他歐洲港口資產。未來中國投資者在財團中扮演的具體角色與權力分配,仍有待釐清。
國際關注聚焦 北京暗示審查具主導性
報導最後指出,北京對長和出售港口案採「審慎審查」與「實質參與」兩手策略,既不明言否決,卻又透過中資角色施加實質影響。中遠若順利加入,將成為中美資本角力下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