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來儀逐點駁斥惠頓「台灣失去川普」:賴清德對美政策自己決定

美國總統川普首任時期的外交顧問惠頓5日發文,指賴政府應對川普政府完全搞錯方向,使台美關係不斷疏遠。今天(6日)遭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逐一反駁。圖為賴總統5日出席英國前首相強生的演說場合致辭。圖/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首任時期的外交顧問惠頓5日發文,指賴政府應對川普政府完全搞錯方向,使台美關係不斷疏遠。今天(6日)遭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逐一反駁。圖為賴總統5日出席英國前首相強生的演說場合致辭。圖/中央社

美總統川普政府前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前撰文,猛烈批評民進黨賴政府「搞砸與川普關係」,引發台灣關注。對此,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今(6日)透過X平台發文逐點回應惠頓,她雖肯定部分觀點,但也逐一反駁多項論述包括「賴清德對美政策由蕭美琴操控」、「台灣偏袒民主黨」等說法,直指惠頓錯評台灣的國安策略與外交布局。

賴未致電川普非示弱 是學習蔡英文經驗

葛來儀首先針對惠頓質疑賴清德當選後未如蔡英文2016年,主動致電川普表示祝賀一事說,這種批評忽略了當年歷史背景與後續風險。葛來儀說,川普於20174月公開表示,在是否接受蔡英文第二通電話前,「我要先徵詢習近平意見」,這番話清楚表明,川普第一任內即便曾有「川蔡通話」的外交突破,但後續壓力不容小覷。

葛來儀強調,賴清德顯然從蔡英文經驗中學到風險所在,因此選擇書面賀電表達祝賀,並派出由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的高階代表團出席川普就職典禮,展現尊重與務實外交判斷。她直言,「賴的選擇是正確的。」

葛來儀(左2)訪台次數不算少,蔡英文擔任總統時就曾在府內會見兩次,賴總統去年上任後也訪台一次。圖為去年3月蔡英文尚未卸任前的會見。圖/取自總統府

葛來儀(左2)訪台次數不算少,蔡英文擔任總統時就曾在府內會見兩次,賴總統去年上任後也訪台一次。圖為去年3月蔡英文尚未卸任前的會見。圖/取自總統府

蕭美琴操控賴?葛來儀斥:對美政策完全是賴決定

針對惠頓指「多數分析人士認為賴清德對美政策聽命於副總統蕭美琴」之說,葛來儀予以駁斥,並公開強調:「我可以有信心地說,賴清德的對美政策完全是他自己做出的決定(Lais policy toward the US is very much his own)。」

事實上,惠頓原文批評民進黨讓「左派路線」的蕭美琴成為外交決策關鍵,並暗示她與美國保守派斷線,導致民進黨錯估川普上台的可能性。對此,葛來儀認為這種說法既誇大,也忽視台灣整體的外交體系與戰略脈絡。

葛來儀表示,蕭美琴擔任台灣駐美代表期間,對國會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的接觸十分均衡,並未偏袒任何一方。更重要是,對美政策的核心,不是個別人員操盤,而是總統賴清德本人的戰略判斷。

民進黨偏袒民主黨?台灣長年雙邊經營美國政界

對於惠頓指蕭美琴及民進黨「偏向左派」、「親歐巴馬、拜登,卻忽略共和黨」的說法,葛來儀認為,這種說法將遭到大多數美國國會台灣友人的質疑。她表示,蕭美琴駐美期間與共和黨議員互動密切,並未如惠頓所言只關注「人權產業複合體」。

葛來儀重申,台灣與美國的友好關係非僅依附某一政黨,而是長年努力經營跨黨派關係的結果。「台灣與民主、共和兩黨都有深厚的合作歷史,這是長期外交成果,不應被片面解讀。」

台灣投資遭關稅懲罰?葛來儀:根本不公平

針對美國近期對台灣產品課徵20%「暫時關稅」一事,惠頓直白表示賴政府無能應對。葛來儀雖未否認關稅對台灣造成壓力,但她提醒外界,與日本、南韓、歐洲相比,台灣目前承諾投資金額遠遠超過他國,卻仍遭高關稅懲處,根本不公平。

葛來儀說,台積電在美國承諾1650億美元投資,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外資案,對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具有重大助益。加上即將與阿拉斯加簽署600萬噸天然氣採購協議,台灣顯然不該被「雙標」對待。她直言:「台灣沒有被公平對待(Taiwan isnt being treated fairly)。」

在惠頓批評台灣對中資限制過嚴、錯失吸引香港資金機會後,葛來儀回應指出,考量台灣的國安疑慮,限制中國投資是可以理解的戰略行為。她補充,雖然部分香港資金未選擇台灣,但來自歐洲的外資近年大幅湧入,讓台灣受益匪淺。葛來儀附上一張外資來源圖表,顯示台灣在歐洲投資規模遠高於亞洲(不含中國)與北美,證明台灣並非關起門來不招商。

葛來儀畫了一張表,表明台灣在歐洲投資規模遠高於亞洲(不含中國)與北美,證明台灣並非關起門來不招商。圖/取自 Bonnie Glaser / 葛來儀 X

葛來儀畫了一張表,表明台灣在歐洲投資規模遠高於亞洲(不含中國)與北美,證明台灣並非關起門來不招商。圖/取自 Bonnie Glaser / 葛來儀 X

同意台灣確實未擬定「川普2.0」應對策略

最後,葛來儀坦承,她認同惠頓提出的部分問題:目前台北確實尚未擬定出一套完整的「川普2.0」對策。但她指出,這並非全然由台灣單方面所致,因為「無論台灣怎麼做,都無法改變川普的本質立場,那就是與中國達成交易才是他的首要關切。」

她憂心指出,川普執政時期,台灣勢將面臨巨大戰略風險,「我只能希望,台灣的利益不會在過程中遭到犧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