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將於10月18日改選,現任黨主席朱立倫5月公開提出「交棒說」,外界曾點名台中市長盧秀燕可能接任,但迄今媒體披露訊息顯示盧不參選,且指「藍營中部人士」表明,「反張亞中勢力會找出合適人選」。對此,張亞中在臉書公開回應質疑強調,「國民黨目前困局非由我造成」,直言「黨本身缺乏方向、靈魂與具體方案」,呼籲理性檢視問題,而非僅以「反張亞中」操作選舉。
盧秀燕確定不參選、代理人傳聞不實
根據媒體報導,藍營中部知情人士透露,盧秀燕確定不參選下屆黨主席,並反駁外界傳聞可能推「代理人」,強調「沒有代理人這回事。」該人士指出,盧的個性不會主動勸進其他人參選,也不希望自己被反問「妳為何不自己選?」造成困擾。
報導稱,盧秀燕原本就未公開表態參選,經慎重考慮後決定不參選,因此不必刻意宣布。知情人士說,無論新任黨主席誰出任,盧仍將全力協助黨務運作,然黨內「反張亞中勢力」被認為是今年選舉一大變數。該人士透露,黨內高層聯繫暢通,一旦開放登記,將可能形成集體推舉「合適人選」局面,以阻擋張亞中當選。
張亞中公開回應:國民黨偏離創黨精神
對此,張亞中在臉書公開回應指出,這並非首次有人以「亡黨、紅統」的帽子扣在他頭上,真正原因是他作為「黨內權貴的圈外人」,觸動了部分人士利益。他反問,上次敗選後,國民黨是否因此勝選或復興?是否真正避免了「崩盤」?他認為答案顯而易見。
四年前的2021年9月25日,張亞中參與國民黨第11屆黨主席選舉,在該次選舉中,朱立倫以85,164票當選,張亞中獲得60,302票,兩者間差距21,862票。值得注意的是,朱立倫當次得票率45.78%,成為國民黨自2001年開放黨員直選以來,唯一得票率未過半的當選黨主席。
張亞中說,四年前黨中央已有「棄江保朱」操作,今年似乎也有類似情況醞釀。但他強調,國民黨困局並非由自己造成,而是黨本身資源枯竭、組織渙散、缺乏方向與靈魂所致。他批評國民黨早已偏離創黨精神,面對國家困局與危機,卻拿不出任何具體方案,只以「勝選」口號麻痺黨員與社會。
參選理念與改革訴求
在長篇臉書文章中,張亞中列舉自己的參選理念,強調他提出多項解決黨內組織渙散、重建黨德與黨魂的方法,並提供他認為台灣無其他人能提出的兩岸問題解決方案。他坦言自身弱點是未深陷台灣政治泥潭,因此被指「沒有人脈、資源、鮮明主張」,但他認為這不影響其提出對黨與國家真正有益的政策。
針對黨內「反張亞中」勢力以勝選為由阻擋他,張亞中直言:「能不能有出息一點?別整天喊勝選來騙人,騙了二十年,國民黨越輸越慘。」他呼籲,若黨內人士真的有能力,就直接與他辯論,攤開問題、釐清對策,而不是用貼標籤方式操作選舉。他表明願意隨時接受挑戰,以理性討論捍衛理念。
此外,張亞中對國際與兩岸局勢提出警告指出,在美國強勢政策下,台灣可能面臨經濟被掏空、類烏克蘭化的局面,年輕世代可能面臨兵役與戰爭風險。他強調,國民黨若想真正勝選、帶來和平與繁榮,唯有充分傳播與理解他的政策主張,才有機會重振黨勢與國家前景。他表示,這是參選黨主席的信心來源,也是台灣剩餘的少數機會之一。
張亞中最後說,他將不畏黨內阻力,堅持提出改革與解決方案,期望國民黨與社會各界理性檢視黨內問題,真正面對困局,而非僅用「反張亞中」口號操作選舉。
目前除張亞中確定參選外,已表態參選的包括前彰化縣縣長卓伯源、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日前,前立委鄭麗文亦表態,一旦盧秀燕確定不參選,她當仁不讓會參選。至於朱立倫,目前僅表態「交棒」,卻未明確說「不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