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放話若基輔不接受正在擬定的和平計劃,將中止情報共享,烏克蘭的歐洲盟友仍在衡量,這究竟是談判手段還是可能成真,以及會帶來多大的風險。北約高層承認,美國在衛星、預警與深度情報方面的能力無可替代。不過,多國官員22日表示,他們已開始思考若美國退出後該如何填補缺口,並指出近年商業衛星能力的進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補上部分不足。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防創新加速器(DIANA)的代理負責人阿帕斯拉伊(James Appathurai)表示:「美國的能力是獨一無二的。就連在北約體系內也完全無可取代。」但他補充說:「不過,有一些商業選項如今已對任何國家開放,而這些選項在幾年前不是尚未出現、就是根本沒人想到。」
他特別指出衛星影像是烏軍最需要的領域之一,商業產品有可能為烏克蘭戰場提供即時助力。即時衛星影像一直是烏克蘭抵禦莫斯科攻擊的核心手段,有助於提前掌握俄軍攻勢並校準自身打擊目標。
阿帕斯拉伊是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舉行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場邊受訪。
他提到一項美國供應商以外的替代方案:芬蘭太空公司ICEYE。該公司原本以監測極地冰層為目的而成立,如今提供行動化的情報、監視與偵察(ISR)能力,已向波蘭、荷蘭、芬蘭與葡萄牙的軍方出售衛星,也已向烏克蘭提供部分資料。然而,科技調整與重新定位往往耗時費錢,而烏克蘭需要的是立即救火。
以ICEYE為例,它仍在邁向成熟國防承包商的階段。公司任務副總裁艾斯塔克(Joost Elstak)本月告訴美國軍事新聞網DefenseNews,ICEYE目前在軌的主權衛星介於5顆到10顆之間,預計未來兩年再發射10至15顆。
他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3月一度中止向烏克蘭提供太空情報後,歐洲對ICEYE的興趣大幅提升。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威脅切斷烏克蘭的星鍊(Starlink)衛星網路服務,更凸顯替代方案的重要性。
歐洲防務與太空事務執行委員庫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在哈利法克斯表示,歐洲其實已擁有部分表現頂尖的衛星系統,包括全球導航系統「伽利略」(Galileo)與天氣觀測系統「柯白尼」(Copernicus)。
不過,他也坦言:「在某些系統上,我們仍稍微落後。」他點名星鍊為關鍵例子。歐盟規劃的替代計劃「IRIS²」預計2030年上線。期間,歐盟正努力整合成員國各自的衛星資產。他強調對支援烏克蘭有信心。庫比柳斯說:「只要烏克蘭決定要繼續,他們就能撐下去。」
加拿大保守黨國會議員、影子國防部長貝山(James Bezan)則主張,加拿大在某些領域能填補缺口。他表示,加拿大過去曾向烏克蘭分享RADARSAT-2衛星影像,「協助他們掌握邊境及周邊情況」。他補充說,若美國退出,加拿大可重新提供這類影像,但強調:「美國掌握的部分情報,即便在北約與五眼聯盟中也不一定能取得。如果烏克蘭被切斷這些情報,後果將非常嚴重。」他特別指的是地面蒐集的情報。
加拿大國防參謀長卡里尼昂(Jennie Carignan)在訪問中表示,若失去美國軍事協助「會出現多項缺口,像是長程精準打擊;你必須能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這毫無疑問。」她說,自己能想見替代之道:「無人機能在某些方面彌補,還有其他方式。也就是說,某些能力可能不再可用,但我們必須調整並轉向其他工具。」
沒有任何美國軍方高層出席哈利法克斯論壇,因此歐洲與北約官員只能揣測川普政府的威脅究竟有多具體,或華府是否在等待反建議。22日晚間,歐盟、英國、法國與德國確定將在即將舉行的和平談判中取得席位,會談可能在日內瓦舉行。
隨團出席的共和黨籍參議員朗茲(Mike Rounds)表示,他希望川普的威脅只是談判策略的一部分。朗茲說:「只要有往返(的談判),我就抱持希望,他會明白這件事太重要,不可能一句話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