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高安全機構領導人拉里賈尼(Ali Larijani)13日訪問貝魯特,會晤黎巴嫩領導人,時值外界要求其區域最重要盟友真主黨繳械之際。自黎巴嫩政府上周批准美國支持的路線圖、計劃在年底前解除真主黨武裝以來,拉里賈尼是到訪的最高級伊朗官員;真主黨已明確拒絕該計劃。這項計劃出自美國歷經數周穿梭外交,以落實去年與以色列的停火協議,結束黎巴嫩數十年來最致命的衝突。對黎巴嫩當局而言,這是一次風險極高的兩難抉擇。
真主黨長年依靠龐大武器庫,塑造自己是黎巴嫩對抗以色列的防衛者形象,並鞏固國內政治實力。但在這場戰爭中遭重創後,該組織的未來如今成疑。
近月來,黎巴嫩新政府面臨來自美國與海灣國家的壓力,要求完成真主黨的裁軍,此舉是去年11月停火協議規定的關鍵步驟。消除真主黨的作戰能力,被視為解鎖數十億美元外國援助的必要條件,這些援助對重建飽受戰爭與經濟危機摧殘的國家至關重要。對黎巴嫩而言,這是一次風險極高的兩難抉擇。
在與真主黨數月的跨境交火後,以色列去年10月入侵黎巴嫩,至今仍控制少數據點並幾乎每天發動空襲。黎巴嫩官員與西方外交人士表示,如果政府延遲解除真主黨武裝,以色列可能升高軍事行動。然而,若黎巴嫩在以色列沒有同步讓步的情況下解除真主黨武器庫,則有引發宗派緊張與內亂的風險。
拉里賈尼13日訪問期間,黎巴嫩總統奧恩(Joseph Aoun)表示,黎巴嫩境內任何團體都不得擁有武器或依賴外國支持,這是對伊朗長期支援真主黨的暗示。奧恩在會後由總統府發出的聲明中說:「我們拒絕任何對我國內政的干涉。」
拉里賈尼則將此行形容為對黎巴嫩的聲援,並否認德黑蘭干涉內政。他在貝魯特的記者會上指控美國「命令」黎巴嫩政府執行所謂外國強加的真主黨裁軍計劃,並為真主黨的武器庫辯護,稱該組織是黎巴嫩「抵抗」以色列的一部分。
真主黨成立於1980年代,由伊朗支持,一直是德黑蘭區域代理人網絡的「皇冠明珠」。數十年來,它既是民兵又是政黨,擁有廣泛民意支持,並在伊朗協助下積累超越黎巴嫩國軍的武器庫,得以在這個地中海小國發揮巨大影響力。
但真主黨的權力掌控在去年急遽瓦解。以色列發動的全面軍事行動,擊斃大批領導人,摧毀大部分武器庫,並使黎巴嫩多地淪為廢墟。這場衝突始於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後,真主黨隨即向以色列發射火箭,以聲援同樣獲德黑蘭支持的巴勒斯坦盟友。
黎巴嫩停火數日後,伊朗支持的敘利亞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遭反抗軍推翻,切斷長期存在的陸路通道,讓真主黨與德黑蘭無法再輕易調動人員與武器,這對伊朗的區域網絡造成戰略性打擊。
伊朗本身也因以色列6月攻擊該國核設施(美國後來也加入行動)及多名高階軍事指揮官遇害而震動。
分析人士指出,拉里賈尼在訪問黎巴嫩前先行訪問伊拉克,這是德黑蘭試圖展示其在區域仍具影響力之舉。在真主黨面臨國內外日益增長的繳械壓力之際,該組織近月來態度愈發強硬。
真主黨上周駁回黎巴嫩政府的繳械時間表,堅稱任何關於其武器的討論必須與以色列撤出黎巴嫩邊境剩餘據點、停止對黎巴嫩的攻擊掛鉤。真主黨在聲明中表示,這項決定是美國的「指令」,並補充說,該組織完全不予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