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5日)適逢二戰結束80週年,總統賴清德在臉書上發文強調「團結必勝、侵略必敗」,呼籲民主國家團結對抗威權擴張;不過因賴清德僅提終戰、未提抗戰,內容更被質疑媚日;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怒轟,這場八年的抗戰才換來中華民國的生存與勝利,但賴清德發文隻字未提中華民國的抗戰歷史,質疑賴清德作為忘了歷史的人,怎麼帶領國家走向未來。
賴清德在臉書發文提到,這場漫長而殘酷的戰爭讓世人深刻明白「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在享受自由民主的今天,更應省思這段歷史,唯有對侵略野心保持警惕與團結,才能保衛日常生活,呼籲面對威權主義再次擴張,必須堅定信念、共同合作,讓自由民主長存。
賴清德的貼文曝光後立刻引起外界關注,朱立倫隨後也在臉書發文回嗆;朱立倫表示,80 年前的今天,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黨領導下,經歷八年艱苦奮戰、320萬國軍的犧牲才迎來勝利 ,這段歷史不容扭曲與抹滅。
朱立倫指出,抗戰的主體是國民黨,勝利是國軍將士用血肉換來的,而台灣的光復則是中華民國承接《開羅宣言》與《波茲坦公告》的國際承諾。他也感謝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的努力,讓「台灣光復節」重新成為國定假日,藉此向歷史與先賢致敬。
朱立倫痛批,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的賴清德,在發文中卻隻字未提中華民國的抗戰歷史、320萬國軍的犧牲,以及國民黨領導抗戰的史實,認為賴清德是「選擇性遺忘」,而忘了歷史的人,怎麼帶領國家走向未來?國民黨有責任與國人一同守護中華民國,讓歷史真相永遠被記得。
而醫師沈政男表示,「終戰」是日文,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發表了〈終戰詔書〉,這是「終戰」二字的由來,但其實就是投降文告,〈終戰詔書〉說「朕使帝國政府,對美、英、中、蘇四國,通告受諾其共同宣言之旨」,也就是接受波茲坦宣言的無條件投降要求,但不願意明講投降二字,因為天皇必須對國民宣告,於是美化成「終戰」。
沈政男指出,事實上,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最重要的意義是日本侵華戰爭失敗,日本向中國投降,而不是其他,怎麼會說是「終戰」?最近有一部大陸電影《南京照相館》,描寫南京大屠殺,台灣就不敢播出。
沈政男續指,賴清德的台獨史觀就是大一新生的台獨基本教材那樣的程度,「終戰」又是一例,什麼台灣地位未定論、聯合國二七五八決議文云云,他對這一套說法很認同,而且自豪,殊不知由此產生的「雜質說」,讓他落入了今天的困境裡;事實上,從另外的史觀來看,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是因為歐美帝國主義,而日本開國,不再鎖國,就是因為美國入侵,所謂的「黑船事件」,然後一八九四發動了甲午戰爭,勝利以後給了日本信心,認為他們可以向外擴張,中國的辛亥革命也是為了抵抗歐美帝國主義,而等到日本帝國主義加進來,就把中國推進了共產革命的時代了。
沈政男最後說,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的意義,從另外的史觀來看,就是歐美帝國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百分百結束,中國洗刷了百年殖民恥辱,而不是什麼自由民主陣營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