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歐盟與美國正討論將安全保障納入和平協議核心之際,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表示,德國能在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由於已在立陶宛駐軍,柏林恐怕無力再派遣部隊進駐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德國政府發言人則強調,安全保障問題極為複雜,相關細節與落實將會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過程。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瓦德富爾18日在柏林媒體《今日論壇》(Table Today)播客節目中指出:「我們是唯一在立陶宛部署具備戰鬥力旅級部隊的歐洲國家。同時還要在烏克蘭駐軍,對我們而言恐怕太過吃重。」他並補充,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將進一步研究此事。
歐洲領袖認為,為烏克蘭建立持久的安全保障,是基輔與莫斯科未來任何潛在和平協議的關鍵要素。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8日與歐洲領袖在華府會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時,這項議題也成為首要焦點。
瓦德富爾在受訪時說:「我們現在從華府聽到訊息,他們已準備好提供安全保障,接下來必須和歐洲國家共同制定,其中德國自然要扮演重要角色。」他強調,柏林能在軍事與技術等多方面提供協助。
川普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18日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則表示,有聲音支持「更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以及推動「烏克蘭加入歐盟」,並暗示考慮為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第五條的集體防禦承諾。
然而,目前仍不清楚澤倫斯基是否會認為在沒有實際駐軍的情況下,僅靠「類第5條」承諾就足以形成嚇阻,尤其川普過去曾對美國履行北約共同防禦義務表達過懷疑。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18日也與多位歐洲領袖同赴華府,但迄今對於德國是否可能派兵進駐烏克蘭的立場仍含糊不清。今年2月他甫當選後受訪時曾暗示,若美國出兵,德國也可能跟進。
儘管德國大幅增加軍費開支,但在徵募與訓練可隨時投入戰鬥的士兵方面依舊困難重重。德國軍力維持在約18.2萬人,雖經多年努力仍未能擴充。德國今年4月正式展開自二戰以來首個永久性海外駐軍部署,在立陶宛部署一支5000人編制的裝甲旅,以強化北約東翼防禦俄羅斯。
德國政府發言人18日在華府會議前表示:「安全保障問題極為複雜,需要大量協調。我們認為具體細節與落實將會是一個相當漫長而艱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