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中共在黃岩島的強勢作為會不會在臺海上演?

揭種/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淡江戰略所兼任助理教授

8月11日,中共海軍052D驅逐艦「桂林艦」與中共海警3104號艦,在黃岩島(我方稱為民主礁)鄰近海域,以強勢手段驅離菲律賓海岸巡防艦「蘇魯安號」(BRP Suluan)時,因操作不慎,導致兩艘中共船艦高速互撞,不僅造成桂林艦艦艏被撞凹陷,中共海警艦艦艏更是嚴重變形、一度喪失航行能力,更不排除有中共海警人員傷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發生如此嚴重的意外事件,但中共機艦在接下來幾天中,對進入黃岩島鄰近水域的其他國家機艦,仍不改強勢作風。例如當美國在8月13日派兩艘軍艦進入事發海域時,即遭到中共軍艦的尾隨,甚至聲稱「驅逐」非法闖入該海域的美國驅逐艦。同日,中共「殲-15」戰機也在黃岩島外海上空,刻意逼近一架菲律賓海防隊的巡邏機,時間長達20分鐘,一度逼近僅約61公尺,意圖迫使菲國這架巡邏機轉向掉頭。

從2023年6月以來,中共與菲律賓已接連在中沙群島的黃岩島,與南沙群島的仁愛礁周邊海域,發生好幾波衝突。在中共與菲律賓海上爭端持續升溫,中共海警與軍方也頻頻在爭議水域,採取強硬措施對付菲律賓船隻時,難免令不少國人擔心中共在片面推翻兩岸默契,派執法船艦常態化進入外離島禁限制水域及海峽中線以東後,是否也會採取類似的強硬措施對付我方船艦?

筆者認為,中共海警與海軍在我外離島禁限制水域與海峽中線以東水域的執勤模式,短期內還不會出現如同南海黃岩島與仁愛礁鄰近水域的強硬措施,仍會維持「釣魚台模式」,即以一系列的行動,建立、累積常態化巡弋與執法的事證,但過程中會避免和對方船艦發生嚴重的衝突。

中共在我外離島禁限制水域與中線以東水域,之所以會採取「釣魚台模式」而非強硬的「菲律賓模式」,主要原因在中共雖長期宣稱擁有臺澎金馬的主權,但卻始終未能在相關水域,建立行駛有效管轄、甚至排他性管轄的事實,一如釣魚台。

這個事實,使中共現階段在釣魚台、我外離島禁限制水域與中線以東水域所採取的行動,仍處於「管轄權侵蝕」階段,目的是從零到有,逐步侵蝕日本和我方目前的有效管轄現況:因此中共海警與軍方的行為會比較克制,希望在不引發太大衝突的情況下,累積對中共訴求有利的例證,先逐步形成「共同管轄」。

至於中共與菲律賓,環繞黃岩島與仁愛礁的「菲律賓模式」,則與「釣魚台模式」完全不同。

因為在北京眼中,當中共已定期派遣海空軍前往黃岩島海空域實施戰備巡邏,並於周邊海域常態性部署相當數量的海警船艦後,黃岩島鄰近海域已成為中共「有效管轄」的範圍。

仁愛礁的狀況亦復如此,當中共在南沙群島的基地體系於2018年開始運作後,中共平均每天會出動6到20架次的飛機,與20艘中共海軍和海警船艦,在南海相關海域執勤後,距中共南沙三大戰略支點島之一的美濟礁,僅有不到38公里的仁愛礁,也就被北京視為「有效管轄」的範圍。

換言之,在北京眼中,當南沙基地體系開始運作後,已基本實現在南沙周遭海域,常態性維持一定數量海上執法武力「值守」的目標,使北京對黃岩島和仁愛礁周邊海域的管轄力道迅速提升,越來越接近「有效管轄」的程度。所以中共在這些海域的首要任務,是盡可能確保「有效管轄」的地位,不會被菲律賓的挑戰侵蝕,以便日後能逐步形成「排他性管轄」,所以不惜甘冒風險,在不率先開火的前提下,強力阻止菲律賓船艦前往相關海域。

此外,在互撞事件發生後,雖引發國內外不少對中共海警與海軍航行技術的質疑;但不可諱言的是,中共海警與軍方在過程中,所顯示「不按牌理出牌」與異乎尋常的強硬,也勢必會對南海周邊與中共存在主權爭議的國家,甚至美國、日本與澳洲等國,在日後於爭議海域面對中共船艦時,帶來莫名的心理壓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