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務》:川普可能出賣台灣 但台灣仍有牌可打

前美國副總統國安顧問高登認為川普(左)可能會為了與習近平(右)舉行峰會而出賣台灣。圖為2人2019年在日本大阪會面留影/取自🇺🇸 Larry 🇺🇸《推特》
前美國副總統國安顧問高登認為川普(左)可能會為了與習近平(右)舉行峰會而出賣台灣。圖為2人2019年在日本大阪會面留影/取自🇺🇸 Larry 🇺🇸《推特》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烏克蘭問題上展現混亂外交政策,包括對侵略者妥協且未堅守主權與領土完整原則,2300萬台灣民眾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不安感也持續增加。

前美國副總統國安顧問高登 (Philip H. Gordon) 上周四(21日)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以《川普可能出賣台灣——以下是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Trump Might Sell Out Taiwan—Here’s How to Prevent It)為題撰文,台灣未被大多數國家承認為主權國家,且持續面臨來自中國為了實現終極統一施加的的政治、外交與軍事壓力,若川普第二任期對台灣的支持減弱,可能加劇台灣的戰略風險。

高登指出,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台灣海峽的軍事行動日益頻繁,包括戰機與軍艦頻繁穿越海峽中線、進行環島軍演、實彈演習,甚至發射彈道導彈飛越台灣上空。雖然外界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短期內不會無端入侵台灣,但若台灣走向獨立或美國對台支持動搖,習可能抓住機會採取行動。

與此同時,台灣內部政治分裂加劇。執政的民進黨利用北京壓力主張強化主權,總統賴清德近期更提及要清除政治「雜質」,引發爭議;反對黨國民黨強調與北京對話的必要性,黨主席朱立倫甚至將賴的部分舉動比喻為納粹德國。民進黨上個月試圖罷免24名國民黨立委未果,顯示兩黨合作困難重重,進一步削弱台灣應對外部威脅的能力。

川普首任期間對台灣態度友好,2016年當選後與時任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創下1979年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首例。他授權高層外交接觸、簽署相關法案、提供數十億美元軍事援助,並公開重申美國對台支持。然而,第二任期的川普政府卻展現不同姿態。

台灣方面注意到,川普近期拒絕賴清德過境美國的例行請求、否決台灣國防部長訪美計畫、批准對中國出口先前受限的高端半導體,且對台灣商品徵收20%關稅,高於歐盟、日本與南韓的15%。台北當局需要擔心的是,如果川普為了與習近平舉行峰會而不惜一切代價,他可能進一步遷就北京,例如削減對台軍售,並正式表態反對台灣獨立。

與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及其所有前任不同,川普根本不認同美國在維護世界安全秩序中的角色,也不認同美國應該保衛其民主夥伴的理念,不難想像他會宣稱台灣對美國非常惡劣,竊取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國防開支過少,以及美國不應該為了千里之外的一個島嶼而冒險開戰。《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就曾引述川普的私下談話:「台灣離中國只有2英尺,我們卻在8000英里外。如果他們入侵,我們根本無能為力」。

近期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阿拉斯加峰會的表現,更加偏向專制大國而非民主盟友,也加深台灣疑慮。台灣民調顯示,今年春季有40.5%民眾對美國持負面看法,較2024年7月的24%大幅上升;近60%民眾認為美國不再是可靠盟友,較去年增加近10個百分點。

高登認為,面對美國承諾的不確定性,台灣雖選擇有限,但仍有牌可打。首先,賴清德須承諾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3%以上,若採用北約(NATO)新定義(包含基礎設施),比例可能更高。儘管相關提案因朝野爭議在立法院受阻,但包括國民黨在內的各黨均原則上支持增加國防支出。額外預算可用於採購無人機、不對稱作戰武器、儲備彈藥、強化防務設施及擴大民防訓練,提升台灣自衛能力,同時避免川普以「負擔分攤不足」為由放棄支持。

其次,台灣可透過對美投資鞏固關係。台積電(TSMC)已承諾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約台幣4.99兆元),其中650億美元(約台幣1.96兆元)用於亞利桑那州的半導體生產及技術基礎設施。擴大此類投資將凸顯台灣作為美國經濟與科技夥伴的價值,強化美國支持台灣安全的動機。

最後,高登建議台灣領導層謹慎處理獨立議題,避免激怒北京或讓美國承諾承擔過高風險。即使賴清德的主權主張有其正當性,但當前並非挑戰美國是否願為台灣一戰的時機。

川普的不穩定性讓全球盟友不安,但美台關係若破裂,甚或美國「出賣台灣」,將對全球局勢造成災難性後果。台灣需在國防自立與對美合作間找到平衡,以確保在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中維持安全與穩定。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