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5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將嚴懲涉嫌褻瀆、焚燒美國國旗的行為,觸法者將被判一年徒刑。行政命令稱褻瀆國旗是「極具冒犯性」的行為。此舉被視為對最高法院1989年裁定焚燒國旗屬於言論自由的判例提出挑戰,也引發言論自由團體批評,強調焚燒國旗受第一修正案保障。
綜合福斯新聞數位版(Fox News Digital)、路透報導,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命令時說:「如果你焚燒國旗,就要坐牢一年,不得提前出獄,沒有任何例外。」
川普則將此舉描繪為打擊所謂「反美主義」的方式。行政命令中寫道:「美國國旗是美利堅合眾國最神聖、最珍視的象徵,褻瀆國旗是一種本質上具有冒犯性與挑釁性的行為。這是對我們國家的蔑視與敵意的宣示,也是一些外國人團體用來恐嚇並威脅美國人的行徑。」
這項行政命令將指示司法部長積極起訴違反法律、涉及褻瀆國旗的行為,並透過訴訟釐清第一修正案在此議題上的適用範圍。命令還要求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將褻瀆國旗案件移交州或地方主管機關,同時規定政府必須禁止與終止褻瀆國旗者的簽證、居留許可與入籍程序。
最高法院早在1989年「德州訴強生案」(Texas v. Johnson)中就已裁定,焚燒或毀損國旗屬於言論自由範疇。川普的行政命令要求司法部「推動訴訟,以釐清第一修正案的適用範圍」,顯示未來很可能將有新的訴訟挑戰1989年的判例。
言論自由倡議團體「個人權利與表達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and Expression)在聲明中譴責川普的命令,強調:「你不必喜歡焚燒國旗。你可以譴責它、辯論它,或把自己的國旗升得更高。言論自由的可貴之處,就是你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便別人不喜歡聽。」
近月來,抗議者多次焚燒美國國旗,影片廣為流傳,無論是在拜登(Joe Biden)政府任內席捲全美城市與校園的反以色列示威,或是在川普政府執行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突襲遣返行動時,都曾出現。
根據命令概要文件,該命令還要求司法部長與國土安全部長,對於外國人被認定涉及褻瀆國旗的情形,拒絕、禁止、終止或撤銷簽證或其他移民許可與福利。
2024年8月,反以色列抗議者曾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外焚燒美國國旗。同年7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國會演說期間,華府也出現焚燒國旗事件。2024年國慶周末,紐約華盛頓廣場公園也有人焚燒國旗,以抗議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2025年6月,反ICE抗議者在洛杉磯街頭揮舞墨西哥國旗,並焚燒美國國旗,以回應川普政府為鞏固邊境而展開的聯邦突襲行動,將非法移民驅逐出境。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6月報導,洛杉磯一名手持擴音器的抗議者在國旗燃燒時喊道:「這不只是做做樣子,而是真正需要付諸行動的事。我們必須徹底推翻這個帝國。」一名抗議者被拍到在燃燒的國旗上吐口水。
反對美國國旗與國歌的聲浪在2020年進一步擴大,當時許多職業運動員在比賽開始演奏《星條旗》時選擇下跪,而球迷則手放在胸前凝視國旗。前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NFL)四分衛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早在2016年就率先於國歌演奏時下跪,此舉在2020年非裔男子佛洛伊德之死引發「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BLM),以及削減警察經費抗議後更為普及。
川普幫敵25日簽署的行政命令,延續他先前推動的幾項總統行動與倡議,用以恢復並強化愛國精神,包括禁止美國國務院各地辦公場所(如大使館)升起美國國旗以外的旗幟。
此外,川普還自掏腰包,在白宮兩側豎立了兩面高達88英尺的巨型美國國旗。白宮發言人英格爾(Davis Ingle)7月說:「川普總統親自支付費用,讓兩面巨大而美麗的美國國旗長年飄揚在白宮上空。這只是川普總統親自出資的眾多項目之一,為的是讓白宮更凸顯愛國象徵,也更加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