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俄羅斯與蒙古周一至周二(8日至9日)在三國交界的未公開邊境地區舉行了名為「邊防合作-2025」的首次聯合邊防演習。
中國人民解放軍周二在其官方微博帳號「中國軍號」上宣布,此次演習旨在加強三國間的戰略合作,提升應對邊境安全威脅的能力,並進一步鞏固三方之間的戰略互信。
🇨🇳🇷🇺🇲🇳Border forces from #China, #Russia and #Mongolia hold FIRST joint #militarydrills through September 8-9. pic.twitter.com/qO5vfmODp0
— ShanghaiEye🚀official (@ShanghaiEye) September 9, 2025
路透報導,根據中國軍方聲明,演習在中國境內設立聯合指揮所,遵循「誰的領土誰主導、多邊協商、平行指揮」的原則進行。演習內容包括模擬應對邊境安全威脅的情景,旨在檢驗三國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
此次演習是中俄蒙三國首次聯合舉行的邊防軍事活動,象徵三國在安全領域合作的進一步深化,緊接著上周二(2日)在北京舉行的中俄蒙三國領導人三方會晤。就在前一天(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了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接待了來自20多個非西方國家的領導人,積極推動構建新的全球安全與經濟秩序。
分析人士指出,聯合邊防演習是三國在峰會後迅速採取的具體行動,顯示出三方在區域安全問題上的高度協調。中國官方《人民日報》報導稱,此次演習是中俄蒙三國在安全領域合作的「里程碑」,展現了三國共同維護邊境穩定的決心。報導強調,演習不僅提升了三國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還為未來更廣泛的區域安全合作奠定了基礎。
《環球時報》進一步分析,演習向外界傳遞了明確信號,即中俄蒙三國在面對潛在邊境威脅時,將採取統一立場,並有效應對地緣政治挑戰。該報還提到,演習的成功舉行反映了中國在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區域安全合作中的領導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自2004年以來一直是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國,但尚未成為正式成員國,與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已加入的國家不同。中國近年來持續敦促蒙古加入該組織,以進一步融入這一涵蓋10個國家的區域合作框架。
然而,蒙古在參與SCO事務時保持謹慎態度,更傾向於維持中立立場。新華社認為,蒙古參與此次演習顯示其在區域安全合作中的積極態度,但未明確表態是否會改變其在SCO中的觀察員地位。
分析人士認為,中俄蒙三國的首次聯合邊防演習不僅強化了三國間的軍事互信,也為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多邊安全合作提供了新範例。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的複雜化,中國、俄羅斯與蒙古在邊境安全領域的協作可能對中亞及周邊地區的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軍方表示,未來將繼續與俄羅斯、蒙古及其他友好國家開展類似聯合軍事演習,以提升區域安全保障能力,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