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9日在總部發表最新iPhone Air時,彷彿重現賈伯斯(Steve Jobs)的設計精神。這款新機是蘋果8年來最大改版,也是迄今最薄的手機,厚度僅5.6毫米,甚至比對手三星Galaxy S25 Edge更纖薄,被視為打破近年蘋果產品線缺乏新意的重要一步。不過市場觀察分歧,有人認為將帶動換機潮,也有人批評為了輕薄犧牲了電池、相機與音效。
路透報導,庫克在發表會開場引用賈伯斯的話:「對我們來說,設計不僅僅是外觀與手感,設計同時也關乎使用體驗。」
iPhone Air機身僅5.6毫米,比三星Galaxy S25 Edge的5.8毫米更薄。蘋果將內部電路壓縮至郵票大小,以支撐其宣稱有「全天續航力」。
雖然許多分析師原本預測反應平淡,但新系列四款機型(Air、17、17 Pro與17 Pro Max)最終被看好能滿足不同消費層級的需求。惟部分疑慮仍在:電池是否達標?消費者是否能接受少一顆鏡頭?
新機搭載蘋果最新的A19 Pro處理器,特別優化人工智慧(AI)運算,並內建兩顆新通訊晶片。印度知名科技YouTuber「技術大師」(Technical Guruji)喬杜瑞(Gaurav Chaudhary)形容發表瞬間現場掌聲熱烈,他盛讚鈦金屬邊框與陶瓷盾玻璃的耐用性,並表示即使事前聽過眾多爆料,但實際體驗展示機後依然覺得驚艷,不過對於續航力的表現,他仍保留觀望。
17年前,賈伯斯曾從信封中出MacBook Air時,全場驚呼,它展現超薄設計的便攜性,那是一個筆電的新時代:終於讓全世界的肩膀獲得解放。雖然性能有所取捨,但當時人們覺得值得。MacBook Air重新定義了筆電的外觀與手感,而之後它的表現只會愈來愈好。2013年我們甚至迎來了iPad Air。
此次iPhone Air延續這一命名與設計語言,被視為蘋果用戶多年來期待的一款與競爭對手明顯區隔的產品。
PP Foresight分析師佩斯卡托雷(Paolo Pescatore)認為:「在充斥相似產品的時代,蘋果的新設計讓整個iPhone系列重新獲得活力。」
然而,缺點同樣明顯,iPhone Air僅有單鏡頭,而iPhone 17配備雙鏡頭,Pro系列則有三鏡頭。創意策略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執行長巴賈林(Ben Bajarin)指出,能否真正達到蘋果所宣稱的電池續航,將成為關鍵考驗。不過他補充說,蘋果自研晶片十多年來始終專注於能源效率與體積縮小,有助於提升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表並未帶來能媲美Google Gemini的人工智慧應用。但分析師認為,iPhone Air尤其能激發換機需求,推升年底購物季銷售,甚至有助於在中國市場與價格更低、設計更薄的對手重新競爭。
IDC資深分析師王蔚(Will Wong,音譯)則持保留態度,認為蘋果為了輕薄犧牲電池、相機與音效,「這些都是消費者最在意的功能」,因此不見得能帶來爆發性成長。
iPhone Air定位在系列的中價位,比三星S25 Edge首發價低100美元。IDC統計,後者今年第二季出貨達百萬台。IDC研究主管波帕爾(Nabila Popal)預測iPhone Air將銷售優於對手,「不僅因為價格更好,還因為它取代的iPhone Plus本就佔蘋果出貨量5%至7%。」她補充:「蘋果雖然動作慢,但每次推出都比別人更大聲、更精彩或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