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三(10日),法國全國爆發大規模「全面封鎖」(Bloquons Tout)抗議活動,示威者封鎖高速公路、焚燒路障,並與警方發生暴力衝突,表達對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治菁英及計劃中預算削減的強烈不滿。
當局出動超過8萬名安全人員,拆除路障並對示威者使用水砲,部分地區局勢仍緊張。
#BREAKING 🚨🔥🇫🇷
Anti Macron protests is getting out of hand in France. There are major Clashes With Police On The Streets Of Paris and Other Major Cities.
Protestors are demanding immediate resignation from Macron and general elections.
France must put Le Pen in charge… pic.twitter.com/0iRKxVFvbt— Frankie™️🦅 (@B7frankH) September 10, 2025
綜合路透與《Euronews》報導,在巴黎,防暴警察多次使用催淚瓦斯驅散人群,首都地區已逮捕近200人。儘管大部分極會保持和平,全國範圍內仍約有300人被捕。法國內政部估計,全國約20萬人參與了此次抗議活動。卸任內政部長雷塔利奧(Bruno Retailleau)形容這場動員「規模顯著」,但強調「試圖癱瘓國家的目標未能實現」。
「全面封鎖」運動最初於5月在各大社群平台上由右翼團體發起,但後來被左翼及極左翼團體接手,成為對現狀不滿的廣泛表達。這場抗議恰逢保守派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接任總理,其前任總理貝魯(François Bayrou)因不受歡迎的預算削減計劃遭議會罷免。
抗議者對馬克宏政府的不滿主要針對其計劃削減440億歐元(約台幣1.55兆元)的政府支出,這些削減措施旨在應對法國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114%的債務,以及遠超歐盟3%上限的預算赤字。
Massive protests have begun in France due to citizen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s economic policy.
— 𝐃𝐚𝐯𝐢𝐝 𝐙 🇷🇺 🇷🇺 (@SMO_VZ) September 10, 2025
HEREEEEEEEEESSSSS MACRON EXIT !!! pic.twitter.com/RezAOCak3K
在巴黎北站(Gare du Nord)外,數百名年輕人高喊反馬克宏口號,一名示威者手持法國三色旗,上面寫著「富人菁英的共和國」。17歲的大學生梅格迪奇安(Emma Meguerditchian)表示:「我們來這裡是要發出聲音,讓他們知道我們受夠了,我們想要另一種政府」。巴黎公共交通公司RATP的工會官員弗雷德(Fred)直言:「問題不在部長,而在馬克宏,他必須下台」。
在西部城市南特(Nantes),示威者用燃燒的輪胎和垃圾桶封鎖高速公路,警方使用催淚瓦斯驅散試圖佔領圓環的抗議者。在雷恩(Rennes),一輛公車被縱火。南部蒙彼利埃(Montpellier)的抗議者設置路障阻斷交通,警方同樣以催淚瓦斯回應,現場一幅大型標語寫道:「馬克宏辭職」。
在巴黎,警方對封鎖一所高中入口的年輕人發射催淚瓦斯,消防員則清除了多處焚燒的自行車和垃圾桶。市中心的購物中心附近發生小規模衝突,一旁建築物起火,消防員迅速撲滅。
🚨 Massive protests erupt across France, with Paris at the epicenter.
— Backchod Indian (@IndianBackchod) September 10, 2025
Roads blocked, fires set as anger mounts over budget cuts and political discontent. Nearly 200 arrests reported in early hours.
pic.twitter.com/wqxsKNCxKo
當地媒體報導,截至周三晚間,全國共記錄812起抗議行動,包括550場集會和262處封鎖,13名安全人員輕傷。法國最大工會CGT估計參與人數超過25萬,高於內政部的20萬人估計。兩大工會CGT和SUD支持此次行動,並計劃下周四(18日)發起更大規模罷工。
這場運動與2018-2019年的「黃背心」(Yellow Vest)抗議有相似之處,當時抗議者因燃料稅和生活成本高漲走上街頭,迫使馬克宏政府做出數十億歐元的政策讓步。然而,尚若雷斯基金會(Jean Jaurès Foundation)的社會學家布里斯蒂耶(Antoine Bristielle)指出,兩者存在世代差異:「『黃背心』運動主要由經濟困難的工人和退休人士組成,而『全面封鎖』運動以年輕人為主,他們追求更多社會正義、更少不平等,以及一個運作更好的政治體制」。
21歲學生莫蘭(Alice Morin)表示:「年輕人是未來,老一輩留給我們一個糟糕的世界和政府,我們要奮鬥改變這一切,在舊世界的灰燼上起舞」。
法國各界對抗議反應不一。巴黎一名中學教師皮埃里克(Pierrick)對馬克宏任命勒克努為新總理表示失望,認為這是對左翼的挑釁。 反對聲浪中,部分民眾對抗議的破壞行為持保留態度。巴黎項目經理奈斯琳(Nesrine)表示:「我支持抗議的權利,但不該破壞公物,因為最終買單的還是納稅人」。 退休校長尚(Jean)則對馬克宏的廣泛敵意感到困惑,稱:「怎麼突然間許多人開始仇恨他,我不清楚原因」。
法國情報部門指出,抗議活動主要由極左翼政黨如法國不屈服黨(LFI)和新反資本主義黨(NPA)以及工會和氣候活動團體推動,預計南特、雷恩和里昂(Leon)等左翼重鎮將持續動員。 內政部長雷塔利奧則指責運動被極左翼「挾持」,強調當局對暴力行為「零容忍」。 與此同時,社群平台上的抗議號召持續發酵,部分消息呼籲封鎖巴黎環狀公路甚至破壞地鐵和火車站電力系統,顯示運動的無組織性和潛在破壞力。
「全面封鎖」運動反映了法國對政治菁英和緊縮政策的不滿,馬克宏政府正面臨執政8年來的新挑戰。新總理勒克努上任首日即面臨「火的洗禮」,他承諾與主要政黨對話尋求妥協,但抗議者對其親馬克宏背景普遍持懷疑態度。 隨著工會計劃18日進一步罷工,法國的社會動盪可能進入新階段,馬克宏的領導地位和其親商經濟議程將面臨更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