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突放話要主導韓國在美投資的利潤分配 韓國部長急赴美滅火

8月25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左)在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簽署投資美國產業的備忘錄,但美方卻要求主導投資計畫,令正式簽約生變。圖/取自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
8月25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左)在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簽署投資美國產業的備忘錄,但美方卻要求主導投資計畫,令正式簽約生變。圖/取自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

從日韓的處境看,川普政府要的不只是關稅、在美投資,而是要主導各國在美國的投資分配。剛與美方達成關稅協議的日本、韓國最近陸續被點名要將投資美國項目的主導權交給美國政府,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1日就在媒體放話,如果韓國不簽署投資美國的書面協議,關稅恐怕要恢復到25%;為此,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連夜赴美,會見盧特尼克。

據韓聯社報導,金正官於美東時間12日在紐約會晤盧特尼克,協商7月達成的美韓關稅協議,由於雙方對於誰主導韓國對美投資的細節有不同看法,此次會晤被視為突破談判瓶頸的關鍵。

7月30日,美韓雙方達成初步的關稅協議,美方將南韓關稅稅率從25%調降至15%,而南韓則承諾推動大規模對美投資;隨後,8月,南韓總統李在明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川普時,雙方雖確認協議的大方向,但對於投資結構與資金運作模式的細節卻產生矛盾;以致於9月8日,韓國代表團與美國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署進行工作層級協商時,就因為資金調度方式與外匯市場影響問題陷入停滯。

據盧特尼克11日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南韓必須「接受簽署貿易協議或是繳回25%的關稅」,他還舉美日協議內容為例指出,日本已簽署文件,並接受美方在投資回收上的主導權,要求南韓比照辦理。此舉引發南韓輿論高度不滿,認為是美方公開向南韓施壓。

南韓總統辦公室回應,要以「國家利益優先」,政策室長金容範在媒體座談會上更直言,南韓並非擁有龐大外匯儲備或基礎貨幣國家,投資結構安排需審慎處理,若草率承諾,恐對韓國外匯市場造成衝擊。

李在明也在就任南韓總統百日記者會上表示,不會接受任何不合乎「合理與公正」的協商。

金正官10日啟程赴美,並在紐約與盧特尼克進行閉門會談,據多名外交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延續了7月底協議的後續協商,討論焦點包括南韓承諾的3500億美元對美投資細節;不過,會談結束後,雙方並未立即公布任何具體結果,顯示分歧依舊存在。

截至2024年底,韓國外匯存底為4156億美元,創下5年來新低,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以及南韓政府干預匯市以穩定韓元匯率,因此,對於可能造成匯率波動的巨額對美投資,韓國政府格外謹慎。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