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時候打擾貓咪 就可能代表你不尊重牠

當貓咪熟睡,通常意味著進入深度睡眠階段。圖/取自微博
當貓咪熟睡,通常意味著進入深度睡眠階段。圖/取自微博

很多飼主都知道,貓咪看似高冷獨立,卻十分敏感,一旦在特定時刻被打擾,不僅可能不理會主人,甚至會產生攻擊行為。寵物行為專家提醒,貓咪「翻臉」其實是一種對不適環境的自我保護。若主人能避開以下6種情況,更有助於建立貓咪的安全感與信任。

一、牠深度睡眠時
當貓咪蜷縮入睡,通常意味著進入深度睡眠階段。根據美國獸醫協會(AVMA)數據,貓咪每天需要12至16小時睡眠,以維持免疫力和身體恢復。若此時被打擾,貓咪容易出現煩躁,甚至因長期缺乏安穩睡眠而影響健康。

貓能夠辨識人類的情緒表情與聲調。圖/取自微博

貓能夠辨識人類的情緒表情與聲調。圖/取自微博

二、主人情緒激動
貓咪的聽覺與情緒感知能力極強。《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19)發表研究指出,貓能夠辨識人類的情緒表情與聲調。當主人憤怒或大聲講話時,貓咪會迅速進入警戒狀態,此時若強行抱起或安撫,反而可能引發應激反應。

三、認真舔毛時
舔毛不僅是清潔行為,更是貓咪減壓的重要儀式。美國康奈爾大學獸醫學院指出,舔毛有助於理順毛髮、去除寄生蟲,同時降低焦慮。如果主人此時打擾,可能讓貓咪感到沮喪,甚至在心理上形成負面聯想。

貓咪的「狩獵遊戲」是釋放精力的重要方式。圖/取自微博

貓咪的「狩獵遊戲」是釋放精力的重要方式。圖/取自微博

四、專心注玩耍時
貓咪的「狩獵遊戲」是其本能釋放精力的重要方式。英國動物福利慈善機構RSPCA表示,貓透過追逐、撲咬等行為來維持身心健康。如果中途被打斷,就像人類打電動被突然關機,不僅影響情緒,也可能導致貓咪減少對玩具的興趣。

五、貓貓上廁所
上廁所對貓而言是一種高度隱私的行為。國際貓科動物協會(ISFM)研究指出,如廁時若被圍觀或打擾,貓咪可能因缺乏安全感而出現亂尿、便秘等問題。部分貓甚至會以在床上或沙發上排泄的方式「報復」。

六、吃飯皇帝大
進食是貓咪的底線。美國寵物營養協會(PFI)提醒,若主人在貓咪用餐時打擾或移動食物,會破壞其安全感。長期下來,貓咪可能出現厭食或進食障礙,甚至產生食物保護攻擊行為。

主人在貓咪用餐時打擾或移動食物,會破壞其安全感。圖/取自微博

主人在貓咪用餐時打擾或移動食物,會破壞其安全感。圖/取自微博

專家指出,貓咪的牠並非報復,而是希望環境與行為被尊重。主人若能在睡眠、進食、如廁、玩耍等關鍵時刻保持距離,反而能讓貓咪感受到安全,從而增強對主人的信任與依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