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多人死傷、失聯,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責任歸屬問題引發爭議。媒體人朱凱翔25日爆料內政部長劉世芳與林務局開會的錄音檔,劉世芳坦承「撤離最困難」。朱凱翔直言,民進黨明知撤不掉,還要質疑花蓮縣府撤離有瑕疵,是在打什麼?網友則批「改路名很會,做事不會」,但也有網友說,「官員應該也不會想到這麼嚴重,應該不是故意擺爛」。
朱凱翔25日在節目《吃飽來打臉》播放錄音檔,劉世芳表示,她第一個要問的是,這幾個部落的高度,跟平面的高度不太一樣,不管100公分、30公分或50公分,有沒有可能,有些人就是,留在原地避難就可以?
錄音檔中,林務局人員回應,這已經考慮高層的水深,他們是用測繪中心做測驗,所以應該有反應,可是沒有考慮疏濬的效果,因為疏濬的狀況不了解。另外,在這種高含砂土的水流下,疏濬的效果會是怎樣,其實還是一個問號。
林務局人員續指,當帶有大量土砂,它的體積會比清水更大,基本上,如果確定建物非常堅固,他覺得可以作垂直避難,「其實這邊如果就(淹)到2樓、3樓,那它的退水時間會很快,不到幾個小時就結束。可是如果是一些可能沖毀的木造房屋,或者是結構沒那麼好的房屋,或者是地基會沖蝕的房屋,我們還是建議撤離。」
劉世芳詢問林務局人員,「可不可以再根據估計,水從堰塞湖下來以後,最危險的,譬如有分成紅黃綠,最危險的地方在哪裡?然後可不可以再考慮一下,因為我覺得,淨空是一種方式,垂直避難是種方式,然後撤離到別的地方是最難的方式」。
劉世芳說,「如果(災民)可以在原地撤離,就是像剛剛所說,頂多自己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然後過了就算了,到時候再來清理家園。我們可能要採取一個比較細緻的,去模擬一下這樣的(狀況)怎麼處理。尤其是,最危險的到底是沖刷下去的下游,還是沖刷上去的上游,我也不是很清楚」。
聽完上述錄音檔,朱凱翔表示,他沒有在黑劉世芳,劉世芳心中知道難處,要淨空很困難,那現在民進黨為什麼出來打這個?他強調,這件事都是劉世芳跟民進黨在誤判,「第一個是妳知道他(指花蓮縣府)撤不掉,現在還出來打人家撤不掉,再來就是,妳自己對於泥水沖下來的狀況也想像錯誤。妳想的可能跟大高雄一天到晚淹水,然後水退了,是不是就出來,把地刷一刷就沒事了,妳想像的是這樣嘛!妳講得很明白阿!那妳現在到底在打什麼咧」。
內政部昨晚間也緊急發聲明反擊,討論內容聚焦於如何判斷與研議撤離的最佳時機,範圍及涉及戶數,以將災害風險降到最低,惟部分音檔遭人斷章取義,未能呈現完整脈絡,刻意製造誤解,令人遺憾。只是救災還沒結束,災民也沒回歸家園,朝野戰火已經越演越烈。
網友留言表示,「沒有什麼事比大罷免&改路名重要」、「改路名很會 做事不會」、「執行困難但卸責容易?」、「因為這鍋總是要甩出去,一定要有人背啊」、「意思是撤離不容易就可以不確實撤離麼嗎?這邏輯是別人家小孩死不完!有死傷就甩鍋就好?就沒事?」、「時間讓責任越來越明」、「殺人政府」,但也有網友認為「不過說真的 官員應該也不會想到這麼嚴重 應該不是故意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