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近年來,中東局勢持續動盪,而美國的政策在其中顯得矛盾而搖擺不定。前任總統拜登政府在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爆發後,一方面公開呼籲停火與人道援助,另一方面卻持續對以色列提供軍援與外交支持。現任總統川普上任後,則轉向更為強硬的路線,加強與以色列的戰略綁定,並推動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安全合作,同時對伊朗採取更具對抗性的姿態。這些政策的反覆與矛盾,顯示出美國在中東影響力逐漸消退之際,依舊試圖透過自我敘述來掩飾現實。
據外交政策分析家侯賽因·阿加(Hussein Agha)與羅伯特·馬利(Robert Malley)於 2025 年 9 月 16 日在 Foreign Affairs 發表的文章指出,美國在中東長年對自己與世界重複一些「謊言」,這些謊言構築了華盛頓的政策基礎與道德包裝,但隨著時間與局勢演變,它們已愈來愈難以維繫。本文將依其論點為核心,檢視美國如何偽裝與否認現實,並探討這些自我欺騙對中東與國際秩序的深遠影響。
和平進程的幻影
美國長期將「兩國方案」描繪為唯一可行的和平路徑,並一再聲稱自己是推動該方案的主要推手。這樣的敘事在冷戰後幾十年間深深影響國際觀感,使許多人相信只要透過協商劃定邊界、解決安全議題,就能達成以巴共存。然而,阿加與馬利指出,這其實是一個早已失效的幻影。
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的襲擊,以及隨之而來的加薩戰爭,顯示兩國方案早已失去實際可能性。多年來,以色列在西岸的定居點持續擴張,巴勒斯坦的政治分裂與社會創傷未被修復,導致雙方信任幾乎不存在。美國依然高舉兩國方案的旗幟,更多是為了延續其外交正當性,而非真心相信能夠實現和平。
和平進程被描繪成「唯一的解方」,反而成為掩蓋問題的藉口。這樣的幻影讓華盛頓避免面對現實:衝突的根源不只是邊界或技術問題,而是深層的歷史與身份認同矛盾。
美國敘述中的矛盾
美國的官方語言與外交說辭往往顯示衝突是「例外」或「異常」事件,好像暴力只源於極端分子,而不是整個政治結構長期的積累。這樣的說法削弱了外界對問題根源的理解,也使美國可以繼續自我定位為「中立調停者」。
然而,事實上,美國在中東並非中立。它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支持、對加薩人道危機的淡化,都讓所謂「公正調停」的形象破產。即便在拜登政府期間,美國曾經公開呼籲停火,但與此同時又批准武器供應。川普上任後,更是毫不掩飾地與以色列站在同一陣線。
這種語言上的包裝與現實的脫節,正是阿加與馬利所說的「謊言」:美國需要不斷告訴自己「我們在維護和平」,以便維持政策的道德外衣,卻無法承擔矛盾後果。
影響力的消退
冷戰後的中東長期被視為美國的「勢力範圍」,但如今情勢已經明顯改變。中國大陸在經濟合作與基建投資上逐步擴張影響力,伊朗、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等區域大國在外交與軍事上也展現更大自主性。美國不再是唯一的主導者,而只是諸多外部力量之一。
在這樣的局勢下,美國卻仍固守「領導者」的姿態,試圖用過往的說辭來維繫過時的地位。拜登政府在多邊場合呼籲維持秩序,川普政府則選擇雙邊強硬合作模式,但兩者都面臨相同問題:區域國家不再單純聽命於華盛頓。
這種影響力的減弱,也使美國難以推動其承諾。例如,在加薩戰爭期間,美國雖然多次宣稱將推動人道走廊與重建計畫,但執行效果有限,實地的苦難並未因美國的介入而明顯改善。
謊言的代價
當謊言一再被重複,它們不僅是話語問題,更會轉化為現實中的代價。美國長期承諾和平卻無法兌現,使得區域民眾對其信任逐漸崩潰。無論是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還是周邊阿拉伯國家,都開始懷疑美國能否真正扮演調停角色。
此外,人道災難因為政策矛盾而持續惡化。加薩地帶居民長年處於封鎖、基礎設施崩潰、醫療不足的困境,當衝突升級時,美國的「調停」沒有減少傷亡,反而因軍援以色列而間接助長暴力。這樣的雙重標準,使美國在國際法與道德領導上的形象日益受損。
錯誤的前提還導致錯誤決策。若政策制定者堅持衝突只是偶發事件,而非結構性問題,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會淺嘗輒止,無法真正化解根源矛盾。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政策,往往只會加深報復與暴力循環。
出路與轉型
若美國要重建其在中東乃至全球的可信度,首要任務是語言上的誠實。必須承認兩國方案已經失去可行性,並直面歷史創傷與身份矛盾,而不是再用空洞口號來安撫各方。
其次,政策需要與行動一致。當美國聲稱重視人道法,就應在武器輸出、外交談判上有一致的標準,而非一邊呼籲克制,一邊提供火力。對於定居點擴張與平民傷亡,美國應有具體的壓力機制,而不是流於外交辭令。
最後,美國應嘗試以新的方式介入中東,不再只是依靠軍事與單邊施壓,而是透過多邊合作、人道援助與文化交流來挽回信任。當其主導地位已經式微,柔性影響力或許比硬實力更能帶來長遠效果。
侯賽因·阿加與羅伯特·馬利揭示的核心觀點,是美國在中東長年對自己說的謊言,正逐漸無法支撐其政策與形象。拜登政府的矛盾立場與川普政府的強硬轉向,都在不同面向上反映了這一現實:華盛頓在影響力消退時,依舊想靠語言掩蓋真相。
然而,謊言無法無限延續。當人道災難惡化、信任流失、國際秩序變動,美國若不承認現實並調整策略,它所失去的不只是中東的影響力,更是全球道德領導的地位。唯有誠實與務實,才可能讓美國在新的時代找到重新定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