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採吧,寶貝,開採吧」川普政府出資190億元挽救煤炭業

美國川普政府將大力提升煤炭發電。圖/取自Stop The Donald《推特》
美國川普政府將大力提升煤炭發電。圖/取自Stop The Donald《推特》

當地時間周一(9月29日),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宣布一項全面計畫,旨在振興煤炭產業,包括開放1310萬英畝聯邦土地供煤炭開採、降低開採特許權使用費,並提供6.25億美元(約台幣190億元)資金,升級現有煤炭電廠,以延長其運作壽命。

此舉被視為對全球最大氣候變遷貢獻源頭「煤炭產業」的緊急救援,儘管該產業已數十年來持續衰退。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自2005年以來,美國煤炭使用量急劇下滑,主要被更廉價且清潔的天然氣、風能及太陽能取代。去年(2024年),煤炭電廠僅佔美國電力產生的16%,遠低於高峰期近半的貢獻。

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數百座煤炭電廠已關閉,公用事業轉向天然氣、風能及太陽能,而更嚴格的空氣與水污染管制也使煤炭燃燒成本上升。煤炭開採更與嚴重空氣污染、水源汙染及礦工黑肺病有關,面臨聯邦管制加嚴。

美國內政部表示,將開放位於北達科塔州、蒙大拿州及懷俄明州等地的1310萬英畝聯邦土地供煤炭開採,並降低企業支付的開採特許權使用費,以改善煤炭經濟性。能源部則承諾提供6.25億美元資金,用於全國煤炭電廠升級,其中3.5億美元(約台幣106億元)用於重啟或現代化煤炭發電單元,提供短期電力可靠性和容量,其中1.75億美元(約台幣53億元)投資農村煤炭專案,帶來更廉價可靠能源;5千萬美元(約台幣15.2億元)升級廢水管理系統,延長電廠壽命並降低營運成本;另2500萬美元(約台幣7.6億元)用於雙燃料運作及維持鍋爐效率。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宣布,將廢除拜登(Joe Biden)政府數十項針對煤炭電廠二氧化碳、水銀及其他污染物的管制規定,並修訂該產業視為高成本的電廠廢水汙染限制。EPA局長李修頓(Lee Zeldin)與內政部長伯根(Doug Burgum)在內政部記者會上,將這些管制稱為「對煤炭的意識形態戰爭」,並以戴安全帽的礦工為背景,重申川普總統的口頭禪:「清潔、美麗的煤炭」(clean and beautiful coal)。

能源部長萊特(Chris Wright)對《福斯新聞》(Fox News)表示,煤炭已被嚴重邊緣化,強調其為經濟必需品。伯根補充道:「除了『開採吧,寶貝,開採吧』(mine, baby, mine)之外,我們需要『挖吧,寶貝,挖』(drill, baby, drill)」,但在整整一小時訪談中完全未提及「氣候變遷」一詞。

此計畫延續川普自2016年競選以來對煤炭產業的支持,上周他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美國準備提供液化天然氣、石油及煤炭等「豐沛、廉價能源」給任何需要國家。川普首任期內,約100座煤炭電廠關閉,礦工就業人數持續下降。

然而,近年AI(人工智慧)及資料中心(data center)興起,帶動電力需求激增,根據產業團體America’s Power數據,公用事業已決定延長逾50座煤炭電廠的運作期限。川普政府此次採更激進措施,6月能源部發出緊急命令,阻止密西根州一座煤炭電廠如期關閉,儘管電網營運商及當地公用事業未提出要求,此延長成本預計轉嫁消費者。

萊特上周在《紐約時報》氣候前進活動中表示:「本屆政府的政策是停止煤炭電廠關閉,多數將與公用事業合作進行」,能源部次長格里菲斯(Wells Griffith)引述近期研究,警告若過多煤炭電廠退休,美國電網將面臨更高停電風險。該研究遭清潔能源團體及民主黨主導州批評過度悲觀,忽略風能、太陽能、電池及天然氣等快速成長來源的強化潛力。

環保團體席拉俱樂部(Sierra Club)首席計畫官班德(Holly Bender)批評,此舉將加劇空氣與水污染,並提高電費,「川普政府的魯莽行動將傷害美國人民,只為支撐老舊落後的煤炭產業」。席拉俱樂部自2009年發起的「超越煤炭」運動,獲紐約市前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資助逾1.5億美元(約台幣45億元),今年宣稱促成美國三分之二煤炭發電機關閉。儘管推廣化石燃料,川普政府同時限制全國風能及太陽能使用,批評其不可靠且依賴天候。

全球煤炭需求去年達歷史新高,國際能源署(IEA)預測未來數年將趨平。伯根以此為由,主張美國應投資煤炭:「中國是煤炭第一大用戶,正積極增加發電容量。我們若不領導電力生產,將在AI軍備競賽中落敗」。

即便中國燃燒更多煤炭,仍領先全球風能及太陽能建設,上周宣布2035年起首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計畫。分析人士指出,此計畫效果不明,煤炭產業復興之路仍充滿挑戰,但反映川普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強硬立場,優先經濟與國家安全,而非環保議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