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逐漸形成郝龍斌、鄭麗文、羅智強三強鼎力競爭的格局,不過近期流出多份黨內民調顯示鄭麗文暫居領先,掀起熱議。然而,前立委邱毅今天(7日)提到,鄭麗文日前喊話若當選,將拜訪新任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此舉會被認為是靠攏日本反中極右派的失言,此發言對目前選情衝擊最大,也讓未來選情走向更添不確定性。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8日舉行,共有六位候選人參戰,包括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及前國大代表蔡志弘,將爭奪黨魁大位。
邱毅今天透過臉書發文分析,藍營黨魁選情目前有「三大變數」,他提到,第一個變數是陸續有民調顯示鄭麗文居領先地位,由於調查對象是國民黨員,被視為貼近封閉式投票的實況,但也引發爭議:兩家公司如何取得黨員名冊?誰是背後委託者?
邱毅進一步指出,若這些民調確為黨中央委託,理應屬於內部參考,不應對外公開,但結果卻大幅偏向鄭麗文,已引起其他陣營質疑,並要求中央盡快說明。第二個變化則是,羅智強與郝龍斌相繼拒絕參加中天舉辦的辯論會,理由同樣與黨員名冊外流有關。最終,中天取消辯論,黨中央原欲一併取消八場辯論會,後改保留北中南三場。
不過邱毅也稱,羅智強與郝龍斌以「救災」為由缺席辯論,引發外界質疑:「若連辯論都避開,將來如何帶領國民黨應對民進黨攻勢?」
邱毅續指,第三個變化來自鄭麗文本人,她在辯論會中表示若當選將赴日拜訪高市早苗,事後雖解釋為政黨外交,但高市長年參拜靖國神社,否認南京大屠殺、731部隊實驗、慰安婦受迫害等史實,立場極右翼,更引發大陸社會強烈反感。邱毅批評,鄭麗文此言如同「選戰震撼彈」,對其支持度造成直接衝擊。
邱毅認為,選舉如同作戰,候選人及其團隊的危機處理能力至關重要。連續三個變化不僅是嚴苛考驗,也使選情走向愈發不明朗,甚至可能引爆棄保效應。
與此同時,國民黨桃園市議員「村長」詹江村今天則公開表態挺鄭,並提出六項理由,包括突破雙北與深藍同溫層、爭取年輕人與女性支持,以及兼具草根與質感的特質,更強調佩服鄭麗文「敢於大聲說自己是中國人」。
詹江村回憶,過去在大罷免戰役中,鄭麗文是少數宣講完能引發台下熱烈掌聲的講者,呼籲選民應給她一次機會。
資深媒體人李艷秋則從「局外人」角度觀察,認為此次參選人皆非藍營典型「救世主」,反而讓國民黨有機會拋開舊有依賴強人領袖的思維,重新定位黨主席角色。她指出,黨主席的職責是協助勝選,而非替2028總統候選人處理國防外交等大政方針,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對抗民進黨的組織戰與資源優勢。
李艷秋直言,國民黨新主席必須與立委及執政縣市長充分合作,凝聚力量,將黨打造成最強戰力,才能迫使其他政黨選擇合作。她更強調,目前六位候選人都呼籲藍白合,但若把未來寄託於民進黨的失誤或民眾黨的善意,「那還不如乾脆請黃國昌來當主席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