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周二(7日)宣布,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將於11月27日至12月2日訪問黎巴嫩和土耳其,這是他當選羅馬天主教會領袖以來的首次出訪。
此行顯示這位美國籍教宗致力於推動中東和平與外交,並表達對當地基督徒的關切。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教宗良十四世周二對記者表示,此行將為促進基督徒團結提供「歷史性機遇」,並在飽受苦難的黎巴嫩「傳遞和平的信息」。他特別提到,訪問土耳其是為了紀念基督教第一次大公會議「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aea)1700周年,這將是與東正教基督徒「真正團結於信仰的時刻」。他強調:「這不是回顧過去,而是展望未來」。
在黎巴嫩,教宗表示希望為這個自2020年貝魯特港口爆炸以來深受創傷的國家帶來「和平與希望的信息」。他提到,前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生前曾計畫訪問這兩個國家。黎巴嫩馬龍尼教會(Lebanese Maronite Church)發言人蓋亞德(Walid Ghayad)表示,教宗的訪問將向全世界及「被邊緣化的東方基督徒」傳遞重要信息,特別是對處於極端危險中的敘利亞基督徒以及伊拉克基督徒具有特殊意義。
黎巴嫩總統奧恩(Joseph Aoun),一位馬龍尼派基督徒及前軍方將領,今年(2025年)6月在梵蒂岡與教宗會面時曾當面邀請他訪問。雙方當時討論了「促進整個中東地區和平的迫切需要」。奧恩表示,教宗的訪問將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時刻」,重申黎巴嫩作為「自由空間與共存之地」的角色。他在聲明中指出,此行是「對和平的再次呼籲」,旨在鞏固基督徒在東方的真實存在,並維護黎巴嫩的多元模式,這對全球和地區都至關重要。
黎巴嫩擁有約600萬人口,其中包括約200萬敘利亞難民,雖然以穆斯林為主,但擁有18個官方認可的宗教團體,其中包括12個基督教派別,是中東基督徒比例最高的國家。馬龍尼教會是黎巴嫩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派別,依慣例,黎巴嫩總統由馬龍尼派人士擔任。
自當選教宗以來,良十四世在多次談話中將和平與對話作為核心主題,並承諾積極推動東方禮教會的精神與傳統。這些根植於中東和東歐的天主教團體,在數十年的迫害與戰爭中掙扎求存。他在今年對參加羅馬禧年(Jubilee)朝聖的東方天主教徒表示:「教會需要你們」,並感謝那些在中東堅持留守家園的基督徒,不論是東方禮或拉丁禮,抵抗放棄家園的誘惑。
良十四世強調:「基督徒必須獲得機會,不僅是口頭上,而是以實際權利留在他們的故土,過著安全的生活」。他同時呼籲世界領袖聚會談判,共同追求和平。
上一位訪問黎巴嫩的教宗是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於2012年成行。前任教宗方濟各多次表達訪問意願,但未能實現。良十四世在8月紀念2020年貝魯特港口爆炸(造成190多人死亡、6000人受傷及數十億美元損失)時,表達了對「親愛且飽受苦難的黎巴嫩」的關切。
梵蒂岡表示,教宗在土耳其的行程將包括訪問伊茲尼克(Iznik,即古代尼西亞),並預計與全球2.6億東正教徒的精神領袖巴爾多祿茂宗主教(Patriarch Bartholomew)會面。尼西亞會議週年紀念被視為天主教與東正教關係的重要時刻。梵蒂岡發言人布魯尼(Matteo Bruni)表示,教宗的詳細行程將「適時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