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天(10日)發表任內第2次國慶演說,文中喊「台灣」多達51次,提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台灣各2次;外界仍關注其兩岸主張。據國安人士透露,今年談話的兩岸論述篇幅相較去年縮短,主要論述台灣在國際關鍵地位;另通篇未提「互不隸屬」。
針對兩岸關係,賴清德再提今年是「終戰」80年,維持他一貫不說「對日抗戰勝利」的立場;接著他說二戰歷史殷鑑不遠,當年侵略者的野心,造成生靈塗炭,而當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國際秩序又遭遇嚴峻挑戰,台海、東海、南海的區域秩序,乃至於整個第一島鏈的安全,都正受到嚴重的威脅。賴強調,民主台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區域繁榮發展。
賴清德指出,也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
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國安人士看法,賴以二戰終戰80周年為始,關鍵字以「和平」為主軸,其中三大重點是:第一,這呼應賴清德一直以來的理念「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勾勒出「兩岸應該追求和平」的核心精神;第二,盼兩岸能夠「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國安人士認為,賴清德以民主台灣之姿喊話,同時也與威權中國做出對比,從談話來彰顯「互不隸屬」概念;第三,賴清德選擇以「和平」貫穿此次雙十談話的兩岸論述,其來有自,去年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聯合公報重申,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對國際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