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國慶演說不提互不隸屬 北京學者:提高軍費更挑釁

總統賴清德今天(10日)的國慶演說雖未提「兩岸互不隸屬」,卻強調要以各種手段增強國防力量。圖/取自總統府flickr
總統賴清德今天(10日)的國慶演說雖未提「兩岸互不隸屬」,卻強調要以各種手段增強國防力量。圖/取自總統府flickr

總統賴清德今天(10日)的國慶演說中通篇雖未提「兩岸互不隸屬」,不過,卻以大篇幅強調增加國防能力。對此,北京涉台學者李振廣直言,雖然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比過去「收斂許多」,但對大陸的敵意絲毫未減,「將軍費拉高比喊『兩國論』更具挑釁性,因為這已不只是口頭主張,而是實際對抗的展現」。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表示,與去年雙十演說相比,賴清德今年雖在言辭上避免新兩國論或台獨理論等最具敏感的論述,但內在敵意強烈,仍把大陸視為最大威脅」。他指出,賴清德只是換了表達方式,卻未改變基本立場,「不說理論,而是用政策行動與大陸對抗,這種做法比口頭挑釁更具危險性。」

針對賴清德批評大陸「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李振廣反駁稱,「這根本是倒打一耙。」他強調,馬英九政府執政期間兩岸交流穩定,「如今局勢緊張的根源,不在大陸,而是賴清德一再挑釁、妄圖改變現狀導致」。

李振廣稱,大陸始終主張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與深化交流,「我們不願見到戰爭爆發,而究竟誰才是破壞台海穩定的麻煩製造者,大家心裡都有答案」。

李振廣特別提到,全球多數國家都稱二戰勝利80周年,但賴清德在演說中再度以「終戰80年」形容二戰結束,賴清德等同站在日本的視角回望歷史,「如果賴清德以日本軍國主義的觀點看待歷史,卻又高喊和平,這樣的說法本身就前後矛盾、難以令人信服」。

對於賴清德宣示將逐年提高國防預算至GDP3%至5%,李振廣認為,「不斷強調軍費擴張已是赤裸裸的對抗,勢必使兩岸關係更加緊張」。他認為,即使在美方壓力下增加軍費,也無法改變兩岸軍事力量懸殊的現實,「不論提高到3%、5%,甚至10%、50%,在大陸的力量規模面前毫無意義,若真想讓年輕人遠離戰場,該做的是改弦易轍,重新選擇道路」。

李振廣呼籲,賴清德應放下敵對心態,尋求兩岸和平共處的方式,「只要放下敵意,兩岸仍有重啟交流的可能,大陸不怕挑戰,但我們更希望和平,而非衝突。」他強調,「和平的主動權掌握在賴清德手上,若能回到理性務實的路線,兩岸仍有機會避免對立,重建穩定」。

賴清德上午的談話也提到產業改革、經濟建設等內政問題,不過李振廣批評,賴清德「空有政治口才,卻欠缺治理能力」。他指出,賴政府颱風災後救援成效不彰,卻熱衷描繪能實現經濟宏大願景,「如果他真能保住台積電不被美國整碗端走,台灣人民都該燒香感謝了,別再畫空頭支票」。

李振廣最後稱,賴清德的施政重心過度偏向政治宣傳,「想靠口號提振信心,卻缺乏落實行動,最終難免被民意唾棄」。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