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查朵獲《諾貝爾和平獎》 委內瑞拉關閉駐挪威大使館

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委內瑞拉異議人士馬查朵(中)。圖/取自馬查朵《推特》官方帳號
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委內瑞拉異議人士馬查朵(中)。圖/取自馬查朵《推特》官方帳號

當地時間周一(13日),委內瑞拉政府宣布關閉其駐挪威奧斯陸的大使館,此舉正值反對派領袖馬查朵(María Corina Machado)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後數日。

委內瑞拉政府聲稱,大使館關閉是外交服務重組的一部分,但未提及馬查朵的獲獎。挪威外交部對此表示「遺憾」,強調挪威希望與委內瑞拉保持對話,並重申《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獨立於挪威政府之外。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現年58歲的馬查朵因「為委內瑞拉人民爭取民主權利的堅持不懈努力」,上周五(10日)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弗里德內斯(Jørgen Watne Frydnes)讚揚馬查朵是「在一個獨裁國家中,團結曾經分裂的政治反對派的關鍵人物」。然而,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duro)則將馬查朵貶稱為「惡魔女巫」(demonic witch)。

馬查朵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這項殊榮「像一劑強心針」,為她的政治運動注入能量與希望,讓委內瑞拉人民感受到「我們並不孤單」。馬查朵長期反對馬杜洛執政,其12年統治被多國視為不合法。她在過去一年多數時間被迫藏身,卻仍在近日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馬杜洛政權的時間已到」,但她願意提供其個人安全保障,促成和平權力轉移。她強調:「馬杜洛仍有機會促成和平轉型,但若繼續頑抗,後果自負」。

馬查朵透露,反對派已與軍方、警察及公務體系部分人士接觸,愈來愈多軍方人士主動提供資訊。她呼籲委內瑞拉全國人民,包括軍方在內,共同推動政權轉型,但對於美國是否會採取軍事干預則拒絕臆測。此外,委內瑞拉同時也關閉了駐澳洲大使館,並在辛巴威與布吉納法索開設新據點,稱其為對抗「霸權壓力」的戰略夥伴。

此舉正值委內瑞拉與美國關係緊張之際。美國軍方近日摧毀了4艘據稱從委內瑞拉運毒至美國的船隻,造成至少21人死亡,引發委內瑞拉及哥倫比亞等國譴責,部分國際律師更稱此舉違反國際法。

馬查朵談及2024年委內瑞拉總統大選時表示,反對派已掌握統計資料,證明馬杜洛政權在選舉中舞弊,而反對派才是真正勝選一方。她強調:「全世界都知道他們徹底敗北」。當時,委內瑞拉選舉委員會以網路攻擊為由,未公布詳細計票結果,逕自宣布馬杜洛勝選,引發外界質疑其公正性。

馬查朵對自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感到意外,表示「至今仍在消化這個消息」,但希望結合此殊榮與國際壓力,終結馬杜洛及其前任查維斯(Hugo Chavez)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統治。

馬查朵強調,反對派準備與軍方等關鍵角色合作,確保和平轉型,並已向相關人士傳達保障訊息。這並非挪威首次因諾貝爾和平獎引發外交爭議。2010年,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獲獎後,北京凍結與挪威的貿易及其他關係,直到6年後才恢復正常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