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專欄】深圳APEC峰會    兩岸關係峰迴路轉的關鍵?

2026年APEC峰會將在深圳舉行,台灣是否能順利參與引發關切。圖/取自新華社
2026年APEC峰會將在深圳舉行,台灣是否能順利參與引發關切。圖/取自新華社

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2026年APEC峰會將在深圳舉行,主辦方中國大陸外交部和國台辦都強調,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處理台灣與會的問題。台灣能否順利參加,引發關注。

對此,我外交部長林佳龍稱,中國對於台灣明年赴深圳參加APEC峰會附加了條件,在國際上違反了當時的承諾。台灣將捍衛自身權利,也會協調理念相近國家加以反制。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也表示,將審慎評估各種狀況。梁文傑並以2014年北京APEC峰會為例, 預期明年情勢恐不比當年樂觀。

「一個中國原則」,是林佳龍口中的「附加了條件」?明年的深圳APEC峰會,台灣處境將會比2014年馬政府時期更糟糕?

台灣的擔憂,應該是源於中國大陸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毛寧的這段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作為地區經濟體參與APEC,遵循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和慣例,這是「中國台北」參與APEC的政治前提。…」

打從1981年洛桑協議以來,台灣都採奧會模式,用「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各種國際組織、會議和競賽。這會兒,「中華台北」到了毛寧口中,變成了「中國台北」,一字之差,明年深圳APEC峰會,中國大陸堅持用中國台北稱呼中華台北,台灣與會,豈不是默認了一個中國原則?豈不是自我坐實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用「Chinese Taipei」名義參與APEC和其他各種國際組織、會議和競賽,某種意義而言,等同默認了國際上普遍認知「一個中國」的意涵。若非遵循「一中原則」,台灣豈能打著Chinese Taipei的名義參與APEC,行之多年,北京豈能同意?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中方之所以重申台灣參加APEC,必須遵循一中原則,想來是回應某些親台媒體的發問,不得不爾。也可能中方對台式認知戰和哭鬧耍賴的外交手段,早有警惕,藉著例行記者會,先給大夥兒打個預防針,勿謂言之不預。

總之,明年深圳APEC,只要我們依慣例用「中華台北」的名義與會,作為全球2G之一的主辦方,怎會雞蛋裡挑骨頭、故意找碴呢?

至於說,擔心人身安全,更是無稽之談。深圳的治安,遠比其他舉行過APEC峰會的城市更佳。除非,我們違背慣例,肖想用中華民國或台灣的名義闖關,或是派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潛赴深圳鬧事。

反躬自省,民進黨反中抗中10年,甘為美國抗中馬前卒,賴政府更將對岸列為「境外敵對勢力」,兩岸交流幾近停擺,軍事衝突一觸即發。明年深圳APEC,情勢不比2014年樂觀,也屬正常。主辦方中國大陸能依例辦理,已屬有守有禮,哪能奢望優禮以待台灣呢?

深一層看。國際峰會,大會官方語文是英文,Chinese Taipei翻成中文,究竟是「中華台北」,還是「中國台北」,不也是「一中各表」的體現嗎?一笑置之可矣!關鍵還在於台灣勢蹙,參與國際組織會議,多交朋友,取得實質成果,方式正道,何須執著於浮華不實的名義之爭?

能否化干戈為玉帛?能否在國際上多交朋友?主動權操之在我,全在台灣當局一念之間!

台灣當局真想在明年深圳APEC峰會上,優游會場,談笑之間,取得豐碩的成果,那麼,何不及時撤銷加諸於對岸的「境外敵對勢力」稱呼?何不及時撤銷賴17條?何不主動開放大陸團客來台觀光?何不主動檢討大陸輸台產品清單、並給予對等關稅優惠待遇?.....或許,宣布暫停對美軍購,更能表達我們追求兩岸和平的強烈意願呢!

明年深圳APEC峰會,會是兩岸關係峰迴路轉的關鍵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