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普會破局後 俄外長拉夫羅夫被冷落?克里姆林宮駁斥傳言

現年75歲的拉夫羅夫是蘇聯時期入行的外交老將,掌管俄國外交已逾二十年。圖/取自俄羅斯總統府官網
現年75歲的拉夫羅夫是蘇聯時期入行的外交老將,掌管俄國外交已逾二十年。圖/取自俄羅斯總統府官網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5日缺席一場由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主持的國安會議,加上本月稍後登場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也將改由他人代表俄方出席,引發外界揣測,認為他因上月安排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的計劃破局而遭冷落。克里姆林宮7日特地出面回應,稱外界對俄國外交高層出現人事調整的猜測並無根據,強調拉夫羅夫仍在履行外交部長職務。

綜合路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現年75歲的拉夫羅夫是蘇聯時期入行的外交老將,掌管俄國外交已逾二十年,以強硬談判風格聞名。曾任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大使,是俄國對外形象的代表人物。

俄羅斯商報《生意人報》(Kommersant)5日援引消息人士指出,這位資深外交官是「經協調後」缺席俄羅斯安全會議(Security Council of Russia)。更受關注的是,會議的常任成員中,拉夫羅夫是唯一缺席者。同時,有消息顯示,本月稍晚在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舉行的G20峰會,帶領俄國代表團的將不是拉夫羅夫,而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奧列什金(Maxim Oreshkin),普丁已於11月4日簽署任命令。這些跡象隨即引發疑問:拉夫羅夫是否正遭普丁冷落?俄國政府是否可能出現高層人事變動?

此外,俄羅斯外交部已連續兩個周未公開拉夫羅夫接下來一周的出訪與行程安排。這些跡象引發外界揣測,這位擔任外交部長已逾20年的官員,是否因布達佩斯(Budapest)峰會計劃破局而失寵。

相關傳言的背景,是雙普會原訂在布達佩斯舉行的峰會日前破局。拉夫羅夫原本負責推動會談,但在與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通話之後,華府宣布暫緩。美方官員指稱,俄方在烏克蘭議題上仍維持強硬立場;川普政府隨後再對莫斯科祭出新制裁。

然而,若此次外交挫折在莫斯科引起內部反應,克里姆林宮顯然想避免內鬥浮上檯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7日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相關傳言「毫無根據」。他說:「我給你一句簡短的回答:這些報導沒有任何真實性。」在被問及拉夫羅夫是否仍將留任外交部長時,佩斯科夫重申:「當然。拉夫羅夫正在履行外交部長職務。」

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則證實拉夫羅夫缺席會議,但淡化其意義,表示「會有這種情況」。

拉夫羅夫多年來一直是俄國在與西方劇烈對抗中的前線人物,從2008年的俄羅斯-喬治亞戰爭(Russo-Georgian War)、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Crimea)、2015年介入敘利亞內戰,到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他始終扮演強硬辯護者。他那種鮮明挑釁的外交風格,也與普丁的擴張姿態相呼應。

今年8月在阿拉斯加(Alaska)舉行的美俄峰會上,拉夫羅夫甚至穿著印有「CCCP」字樣(蘇聯縮寫)的毛衣出席,明顯帶有強烈政治訊號。

不過,面對川普政府,這類挑釁所能產生的效果似乎有限。川普宣布取消布達佩斯峰會後,普丁特使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飛往美國,被外界解讀為「挽救危機」。

在普丁的統治模式下,「忠誠」與「延續性」仍優先於績效。就連去年被移除國防部長職務的邵伊古(Sergei Shoigu),也不是直接撤換,而是改任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即便遭遇重大挫折,克里姆林宮的典型反應往往不是大換血,而是「把椅子重新排一排」。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