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爭議 凌濤:賴政府喊錢不夠卻狂加預算

行政院長卓榮泰20日在行政院舉行記者會,說明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圖/中央社
行政院長卓榮泰20日在行政院舉行記者會,說明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圖/中央社

行政院長卓榮泰最近針對《財劃法》表示,「地方多分錢卻不分擔責任,會造成中央財政缺口」,但桃園市議員凌濤認為,當財政下放時,很多事權也會同步到地方,中央此時理應撙節,而不是趁勢恣意擴張財政,這正是分權與治理的基本常識;當政策受到民意支持時,民進黨就急著搶功,表現出「口嫌體正直」。

凌濤21日在臉書發文說,卓榮泰還指控立院版本會造成「財政土石流」,但自己提出的版本卻高達1.2兆,比立院的1.16餘兆,多了 319億,也未提出相關試算表和增加的計劃型補助說明,一邊反對一邊增加,不僅邏輯不一致,更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民進黨的「口嫌體正直」已經不是第一次。當年,桃園市長張善政提出TPASS 通勤月票1280,行政院趕快便宜80元,端出1200元版本,還要求標語冠以「行政院」,刻意淡化北北基桃地方貢獻;藍白推動的普發現金也從民進黨口中的「毀憲亂政」,到堅持註記「行政院發」。可見每當政策受到民意支持,民進黨政府就是急著搶功。

凌濤指出,卓榮泰以台南發難,但卻連前後版本的數字差異都沒看到,桃園因納入農業與工業產值貢獻,張善政已原則同意,但具體比例和公式,行政院卻仍吱吱嗚嗚、緊抓手中,毫無公開透明,這樣的行徑難以說服社會大眾。

對於《財劃法》的修正,人民要的是公平制度,不是中央集權和搶功操作,立院版本的財劃法修正,是既合理、透明,又有效率的財政規劃,呼籲民進黨政府不要又見獵心喜,只想坐享其成「收割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