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警告日方:拒不悔改 中方將採取更嚴厲反制措施

《人民日報》22日再發表「鐘聲」評論,明白警示日本,拒不悔改 中方將採取更嚴厲反制措施。圖為日相高市早苗。圖/取自日本首相官邸
《人民日報》22日再發表「鐘聲」評論,明白警示日本,拒不悔改 中方將採取更嚴厲反制措施。圖為日相高市早苗。圖/取自日本首相官邸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昨( 22 日)在要聞版刊出「鐘聲」評論文章《一意孤行抑或回歸理性,日本再次面臨抉擇》,強烈批評日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台灣問題上的言行,指其正將日本帶向「好戰必亡的危險境地」。文章警告,若東京方面持續錯誤行徑、拒絕修正,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更嚴厲、更堅決的反制措施。

高市言行被批「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人民日報》指出,高市早苗近日多次在公開場合渲染「台灣有事」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更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灣問題。文章指稱,此舉嚴重違背國際法與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等同「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引發國際社會對日本戰略方向的憂慮。

高市早苗 11 7 日出席日本眾議院答詢時,提到「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一旦台海生事,日本可能動用「集體自衛權」,引發北京的強烈抗議。「鐘聲」評論形容高市,「為了一己政治私欲而激化對抗,其執政方向正使日本步入極度危險的道路。」

文章引述日媒觀點稱:「高市首相的存在本身才是日本的存亡危機」,反映日方社會內部對其激進政策的擔憂日漸升高。

「右翼勢力抬頭」與軍國主義陰影

評論強調,高市早苗的頑固立場,暴露日本右翼勢力「持續抬頭」及軍國主義思潮「不散陰魂」。文章重申《波茨坦公告》對日本「禁止重新武裝」的歷史要求,批評日本政府近年逐步突破戰後體制,包括大幅增加防衛預算,發展具攻擊性的武器裝備,挑戰無核三原則,強化與盟國的軍事合作。

文章指出,高市炒作所謂「存亡危機」,實為修憲擴軍與突破「專守防衛」框架尋找藉口。此舉不僅衝擊戰後國際秩序,更可能讓日本民眾陷入「兵凶戰危」的險境,重蹈歷史覆轍。

中日關係受衝擊 反制措施恐升級

《人民日報》表示,高市早苗的錯誤言行已明顯毒化中日關係,使日本民眾被迫為其政治野心付出代價。文章強調,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出口對象國及最大進口來源國,一旦中方採取更嚴厲反制措施,日本勢必遭受經濟衝擊。

文章並引用彭博分析指出,因日本財政風險攀升及中日關係緊張,國際避險情緒推高金融市場震盪,「拋售日本」現象持續。報導並提及,日本經濟學家估算,若中國赴日旅遊人數大幅下降,日本 GDP 恐下滑 0.36%,損失高達 2.2 兆日圓,對日本本已低迷的經濟造成進一步壓力。

歷史警示再被引用:日本面臨關鍵抉擇

文章最後援引《波茨坦公告》當年對日本的警告:「日本必須決定一途:其將繼續受其一意孤行計算錯誤而陷於完全毀滅之境?抑或走向理智之路?」評論認為,80 年後審視此段歷史,日本仍面臨同樣的選擇。

文章呼籲,高市早苗與日本右翼政客若繼續背離歷史、挑戰和平與秩序,最終將面臨「好戰必亡」的結果;反之,回歸理性、回到和平發展軌道,才是日本真正應走之路。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