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弘與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康柏格對談 電灑游離技術開創生醫新局

台北商業大學榮譽講座、伊莉特生物科技創辦人蔡志弘博士(右)受邀參加中央研究院「臺灣橋梁計畫」講座,與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康伯格(左)教授近距離交流。圖/取自蔡志弘《臉書》
台北商業大學榮譽講座、伊莉特生物科技創辦人蔡志弘博士(右)受邀參加中央研究院「臺灣橋梁計畫」講座,與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康伯格(左)教授近距離交流。圖/取自蔡志弘《臉書》

台北商業大學榮譽講座、伊莉特生物科技創辦人蔡志弘博士,上周四(20日)受邀參加中央研究院「臺灣橋梁計畫」講座,與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康伯格(Roger D. Kornberg)教授近距離交流。

康柏格以「疾病的終結?生物醫學的驚人發展與對人類的啟示」(The End of Disease? The Extraordinary Developments in Biomedicin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Humanity)為題,闡述真核生物基因轉錄機制如何成為終結疾病的關鍵基石。

蔡志弘會後表示,康柏格教授對生命科學微觀機制的開創性研究,與自己23年來鑽研的「電灑游離」(Electrospray Ionization)奈米液滴傳輸技術,在不同維度上不謀而合,都致力將科學真理轉化為人類福祉。

蔡志弘進一步指出,他將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芬恩(John Fenn)發明的「電灑游離」原理,成功從質譜分析跨領域應用到生技醫藥產業,開發出全球首創的「奈米電灑噴霧儀」與「有效成分倍數吸收平台」。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藥物、保健食品、化妝品、農業、半導體與材料科技等領域,大幅提升活性成分的吸收率與精準傳輸效率。

「這項技術不僅是台灣原創,更是把諾貝爾獎級的科學原理真正落地,讓科學服務人類」。蔡志弘強調伊莉特生物科技正將此平台推進到下一個創新階段,預計短期內公布重大突破,讓台灣科技繼續在國際舞台發光。

值得一提的是,蔡志弘上周才剛與199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霍夫特(Gerardus 't Hooft)教授進行深度對談,一周內連續與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凸顯其在跨領域科技應用上的國際影響力,成功將基礎科學轉化為產業應用的典範,未來發展備受期待。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