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百年誕辰 港獨難擋文化中華的渲染力

金庸百年誕辰,也興起一股文化中華的探討。圖/取自中新社
金庸百年誕辰,也興起一股文化中華的探討。圖/取自中新社

金庸小說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但對香港人來講,意義更特別。最新一期《亞洲周刊》發表「金庸效應•文化中華•反『港獨』」為題文章說,在金庸百年誕辰之際,各方都在回憶其文學感染力,功在文學武林,是俠之大者,其迴想也在不同程度上抵制了港獨的流行。

大陸從嬰兒潮一代到「80後」,幾代人都受到金庸文化中華論述影響,尤其很多接受英文教育的精英,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不多,但讀多了金庸小說後,會被那些江湖傳奇所迷倒,一招一式都暗藏中華文化底蘊,如降龍十八掌、見龍在田、飛龍在天,都是《易經》的精髓,華山論劍、襄陽血戰,又讓讀者進入神州大地的歷史場景,正如杜甫所言「 潤物細無聲」,培養中華文化認同。

文章指出,這也是全球華人的文化認同,喜愛金庸武俠小說,被書中的中華文化堅忍不拔的精神所吸引。對東南亞華人來說,更感同身受。不僅因金庸的作品是他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新加坡創辦《新明日報》時所寫,也因東南亞華人歷經「排華風暴」對文化中華更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懷,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因而讓他們深惡痛絕。

對很多香港精英來說,金庸小說恰好彌補英文學校欠缺中國地理和歷史教育之弊。讀金庸,等於是一場中華文化和歷史之旅,在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有醍醐灌頂效應。從武俠小說的武林,讀出文化中華的豪氣與底氣,不再在西方強勢文化前低聲下氣,而是敢於「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既要承接瀕於斷層的傳統文化精髓,但又拒絕自閉和狂妄自大,擁抱多元化,重視吸納全球的優秀文化。

國際江湖劇變,但人心的江湖不變,都在尋求一個多元、安和樂利、和諧,人間有正義的世界。紀念金庸,文化中華的「金庸效應」是不能忘記的。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