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例米酵菌酸中毒 醫曝:全面性細胞死亡

寶林茶室食安案首例死者遺體被檢出「米酵菌酸」,為台灣首例事件。圖/中央社
寶林茶室食安案首例死者遺體被檢出「米酵菌酸」,為台灣首例事件。圖/中央社

寶林茶室食安風波持續擴大,截至目前已有19例食物中毒通報,造成2人死亡、5人重症搶救中。為釐清詳細案情,相關單位不僅對涉案店家環境、食材檢驗,周四(28日)也解剖首例中毒呂姓死者採檢。同日晚間,衛福部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解剖中毒死者的檢驗結果,確定檢出毒素「米酵菌酸」,成為台灣受例米酵菌酸中毒案。

米酵菌酸對不少人而言應是陌生的名詞,也不清楚其成因與危害,對此王介立醫師在臉書上發布了相關文章為民眾解惑。醫師表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是一種粒線體毒素,若把地球比喻成人體,把國家比喻成細胞,那粒線體就是國家的發電廠。米酵菌酸的作用,就是對地球上所有的發電廠發起無差別攻擊,恐讓全球陷入停電狀態。即人體細胞無法進行呼吸作用、產生能量,進一步造成全面性的細胞死亡。全身細胞都會無差別受到影響,但有能量需求大的細胞特別容易死亡。因此會出現臨床上看到的肝衰竭、腎衰竭等。

醫師解釋,米酵菌酸這種毒素目前所知僅由一種名為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 cocovenenans)的細菌產生,這種細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但並非常見的人類致病菌,不易入侵人體形成疾病。米酵菌酸過往曾在印尼、中國及非洲等地發生案例,致病食品皆經發酵生產,並造成了大規模死亡。研究顯示,讓細菌產生毒素的有利條件有幾個:攝氏22至30度的溫暖環境;中性至微鹼性的pH值(約6.5至8.0);低於1.5至2%的鹽濃度;20至50%的脂肪酸濃度。若條件適當,培養2天就能產生2至4 mg/g的毒素量,相當於人類致死劑量2倍。(人類的致死劑量為1至1.5 mg)因此保存食材應當避免形成上述情況。

醫師特別提到,細菌可被殺死,但毒素是殺不死的。某些料理環境通風不良、相對濕度高,且溫度適宜細菌生長,自然風乾的速度慢,為細菌的繁殖和產生毒素提供了有利條件。儘管烹煮過程中能夠銷毀B. cocovenenans細菌,但它們產生的BA毒素卻具有耐熱特性,無法因此被殺死。因此,食材的保存、處理和衛生條件與中毒的發生密切相關,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