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名家:南海風雲密布    連動台海安全形勢

南海主權爭端難解,中菲仁愛礁衝突不斷,大陸執法船(左)向菲船噴水柱。圖/取自新華社
南海主權爭端難解,中菲仁愛礁衝突不斷,大陸執法船(左)向菲船噴水柱。圖/取自新華社

高永光/政大國發所兼任教授 考試院前副院長

3月中下旬,大陸與菲律賓在南海的仁愛暗沙上發生嚴重衝突。菲律賓從1999年刻意將一艘登陸艦擱淺在仁愛暗沙上,此後為了物資運補及駐守人員更換,與中共海警歷年來衝突不斷。主因當然是仁愛暗沙,以及周遭的黃岩島(又稱民主島)、中業島及鐵線礁等,中共及菲律賓都宣稱擁有主權。此次中共為了阻止菲方行動,海警船還發射「強力水柱」(即「水砲」)攻擊,但並沒有動用海軍,這是因為美方態度強硬,如果發生軍事衝突,美菲將依「共同防禦條約」採取「果斷措施」,後果當不堪設想,大陸必然有所顧忌。

當然,上述的島礁,我方(中華民國)也宣稱擁有主權,特別是與之鄰近的太平島,長期有我國軍隊駐守。偏偏這時候,海巡署的「太平島港側浚深及碼頭整修工程」於3月26日「悄悄」完成啟用儀式,不敢有所聲張。這是3月陸菲衝突也會涉及我在南海的主權,所以太平島任何事情最好不要提起。偏偏在野黨藍白立委又大聲呼籲,蔡英文總統在卸任前應登島宣示主權。而且現下藍白立委已經有13名登記報名,初步預定5月16日登島訪視,是否會受到阻撓,還待觀察。

南海風起雲湧  緊張情勢不亞於台海

由於大陸對南海主權的堅持與美國航行自由的主張不符,加上南海諸島不僅大陸、台灣、菲律賓各自宣稱擁有主權,越南及印尼等國家,也都對主權歸屬有所宣示;加上美國的印太戰略是針對對中共的圍堵,美國與南海諸國的聯合軍事演習不斷,且幾乎常態化;而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也摻和進來,艦艇時而通過,使南海也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地區,衝突的緊張程度不亞於台灣海峽。

但南海衝突緊張升高對兩岸關係有什麼影響呢?第一,由於菲律賓從杜特蒂總統的「親中遠美」,到現在的小馬可仕總統採取相反的「親美遠中」戰略,使得菲律賓認為陸菲之間的南海衝突有可能牽連到「台海衝突」。而台海如果「有事」,比如中共對台灣發動戰爭,勢必會影響到大陸對南海的控制,尤其是巴士海峽的航行通路,中共侵台必然會加以利用,也勢必會影響菲律賓的國家安全及區域穩定。

在菲律賓的「2023-2028國家安全政策」(National Security Policy)的第二章「戰略環境」。其第一頁就特別提到:「海峽兩岸關係是菲國關切的主要焦點,它會影響到菲律賓的經濟穩定、及可能發生的難民潮,以及海外菲國人民之福祉。台灣海峽的任何軍事衝突,因地緣鄰近關係,必將影響菲律賓國家所有群島,以及在台灣的15萬菲國人民。」

美國《時代雜誌》2月9日有一篇文章題為「為何菲律賓眼睛不斷緊盯著台灣」(Why the Philippines Is Increasingly Keeping a Close Eye on Taiwan),特別提到菲律賓國防部長Gilberto Teodoro 前往雅米島(Mavulis ),該島距離台灣南端只有88英里(不到200公里),隸屬菲律賓北部巴丹斯省(Batanes),被稱為菲國的「茅尖」(spearhead)。時代雜誌引用菲律賓大學資深教授海德里安(Richard Heydarian)的話說,在中共入侵台灣的最初48小時,美國印太司令部從日本、夏威夷、關島,必然會以雅米島為窗口,採取行動。換句話說,屆時美國、日本、菲律賓的軍事行動會是一致性的。時代雜誌認為菲律賓已經在南海或台海軍事衝突上,把台灣視為一個盟友。

中共官方對於菲律賓在小馬可士政府上任後,提供更多的軍事基地讓美軍使用,已經相當不滿;對於菲國在雅米島從事軍事設施建設也發出警告,明白表示菲律賓不要在這些問題上「玩火」。但菲律賓有恃無恐,當然是美國在背後支持,儘管有些國家已經提出呼籲,如越南要雙方自制,不要升高衝突層次,但究竟南海陸菲衝突是否會降低或升高,需要再看其未來演變。

南海主權問題  民進黨進退維谷

但台灣的態度則左右為難,一方面未來4年仍然是民進黨執政。尤其賴清德當選,小馬可士總統創下首例,在社群X平台上恭賀賴的當選,更直稱賴為「台灣總統」。一般認為賴在兩岸關係上會先遵行蔡的「親美抗中」路線,對菲律賓釋出對台善意,當會接受;但另一方面,因此在南海諸島的主權維護上,勢必不得不採取「低姿態」「不敢出聲」,對於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及國土又如何向國人交代?對賴清德而言,台菲關係反而是一個「燙手山芋」,民進黨想和菲律賓交往,但又不能太過積極。

兩岸在馬英九執政時,由於有「九二共識」的基礎,對於南海主權問題,雙方的專家學者對於「兩岸共同維護中國的主權」,或「兩岸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主權」多所倡議。但如今南海諸島的主權似乎要靠大陸去維護,對民進黨的執政豈不是很大的諷刺?難怪蔡英文說什麼也不願意登上太平島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