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學運歷史重演   美國體制受到挑戰

美國警方介入大學校園示威活動,多處大學校園已經禁止在校內紮營。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25日有數百人紮營示威。中央社
美國警方介入大學校園示威活動,多處大學校園已經禁止在校內紮營。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25日有數百人紮營示威。中央社

4月30日一群示威者闖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漢彌爾頓大樓,這就意味著這次反戰示威活動來到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1968年的4月,同樣是反戰示威者攻佔了彌米爾頓大樓,那標誌了60年代風起雲湧的學生運動的歷史性時刻。據傳是馬克吐溫說的:「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漢彌爾頓大樓就是這個韻腳。

學生攻佔這個韻腳就是要提醒人們這場學運的意義與目標,加薩停火可能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訴求。當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媒體各路菁英被猶太人所把持,當大學校長在國會被羞辱黯然下台,反戰訴求被刻意模糊焦點扭曲為「反猶歧視」,而年底選舉又是重演2020年兩位八旬老人的鬥嘴,校園的怒火就絕對不是一道遠在天邊的人道關懷的彩虹,而是會轉向美國整個政經體制的反省與批判的怒火。這就說明了為何這次美國兩黨難得出現共識,立即出動警察甚至不惜動員國民警衛隊鎮壓學運。也才能說明為何早已廢除徵兵制度的美國還會出現如同當年反越戰一樣的反戰示威。

當以色列對去年10月7日哈瑪斯攻擊行動的報復日漸血腥且不受節制,美國對以色列當局的無條件支持出現道德雙標,備受批評,美國的道德威信不斷流失。現在對學生的鎮壓與之前大學校長辭職風波都顯示美國大學校園中言論自由與學術自由也同樣面臨限縮的窘境。原來百無禁忌的校園現在出現了像《哈利波特》小說中佛地魔「不能說的那個人(He-Who-Must-Not-Be-Named),那就是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和反錫安主義(anti-Zionism)語義上的混淆與無限上綱。其實這兩個概念並不難釐清,前者是對特定族裔的歧視,當然不可取;後者則要複雜的多,猶太復國主義或稱錫安主義,是出現於19世紀歐洲猶太民族對於歐洲日漸歧視風潮的一種回應,認為根據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典籍,猶太人應該回到迦南(今以色列)那片上帝應許之地,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這樣的主張在經歷二戰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與屠殺後更取得國際的同情,而有後來的以色列建國。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猶太人都支持錫安主義,有的猶太人認為在現代國際體系中,拿二千年前的宗教文字作為建國依據並不合理,對回歸以色列定居也興趣缺缺。有的人雖然支持以色列建國,但是對於領土範圍和以及與原來居住在當地的阿拉伯人相處之道,也有很大的歧見。反猶與反猶太復國主義根本是不同的概念。而且這其中也有巨大的世代差異,許多在美國出生的新一代的猶太人對以色列並沒有感情,對錫安主義甚至有些反感。這次美國大學校園示威活動中其實有不少是具有猶太背景的師生。但是許多掌握美國經濟、政治、知識與媒體高位的老一輩猶太人,不但自己信仰錫安主義,更是刻意將反錫安主義抹黑為反猶主義的種族歧視。

這些人正利用經濟與政治權勢介入校園言論與示威活動。一些大學的金主可以控制研究經費的補助或是教師終身職的取得。而政治上,國會把大學校長叫去羞辱,而一些立法機構也對教育內容或指定讀物進行干涉。甚至出現政府機關對特定族裔的騷擾和排擠。言論自由、學術自由與仇恨言論、政治正確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大學校園原本是各種思想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的「市場」變成了你死我活的「格鬥場」。美國校園反應的是越來越對立分裂的社會和越來越缺乏包容與自信的美國。

1968年同樣是大選年,反戰聲浪讓現任總統詹森放棄競選連任,讓共和黨的尼克森當選。民主黨內有人引此例勸退學生,也認為頂多年輕人不去投票,也不會支持川普,拜登不必對學生退讓。固然年輕人多半支持民主黨,但是低投票率將對拜登不利,因為這次出現第三組候選人小羅伯甘迺迪同樣具有瓜分反川普選票的能力。其實重點不在年輕選票的流向,而是美國年輕人對美國政治體制的失望。多項調查顯示,美國年輕人對美國民主正在失去信心。在對以色列的態度上,兩黨可說是一丘之貉,強大的猶太遊說集團與軍工複合體控制國家機器,早就沒有什麼川普口中的「深層國家」,只剩下赤裸裸的金權帝國。

1960年代學生運動與同時發生並席捲全球的各種社會運動,在一些原本自認傾向進步的自由主義者,覺得這些運動日漸左傾且暴力化,紛紛轉向,許多成為後來新保守主義的大將。而這些人身居高位正在掌握統治美國的大權。他們正成為今日大學生反對的對象。

哥倫比亞大學校舍佔領行動很快的被清場,但這只是一場騷動的開始並非結束。因為無法解決問題的體制,就注定會被歷史的巨輪碾壓。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