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賴神為何過故宮而不入?

賴總統寜可帶外賓釣蝦,過故宮而不入。圖/取自故宮博物院臉書
賴總統寜可帶外賓釣蝦,過故宮而不入。圖/取自故宮博物院臉書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賴清德在總統就職前夕,帶著大批外賓到外雙溪附近的釣蝦場,吃吃喝喝玩了大半天。媒體報導這是拼「創意外交」:在釣蝦場安排了趣味競賽,還有精心設計的台灣美食,可謂賓主盡歡。

國家元首邀外賓吃喝玩樂,本無可厚非,但比較奇怪的是,全台釣蝦場很多,最好的並不在台北。既然賴可以不惜千里迢迢把大隊人馬拉到台南吃國宴,那麼要在外縣市號稱全台最佳釣蝦場辦活動也不難,為何偏偏要去外雙溪?

最可能的原因,是這家釣蝦場在故宮附近,開車一定會經過故宮。難道賴神是先帶外賓去參觀故宮,再順便去釣蝦嗎?實際上並沒有,他們是專程去釣蝦場的。這就頗令人費解了,外國旅客來台灣觀光,幾乎不能錯過的就是故宮。參加總統就職的外賓,不是元首就是重臣、權貴,就算不懂文化,也要關心文化;設身處地為外賓著想,故宮絕對是首選。

賴神寜可帶外賓釣蝦,過故宮而不入

如今,賴神帶著外賓「過故宮而不入」,或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給個交代,完成了「看到故宮」的心願,至於有沒有進去看展覽,不重要!第二層,是想在文化上與中國區隔,證明有屬於自己、異於中國的寶貝。車陣從故宮前走過來又走過去,頗有暗示「我寧可來釣蝦場,也不去故宮」的意味,猶如告訴外賓「釣蝦場比故宮好玩百倍,在這裡耗上半天,勝過待在故宮一天。」

過故宮而不入的行為,隱隱透露了賴神的不甘心:不願意承認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所以要跟中華文化切割,找到自己的定位。這讓人想到今年初重新開張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的中央展室擺放的,不是青銅器或唐三彩這些代表性的館藏,而是藍白拖、錄音帶、高粱酒瓶和破羽毛球等廢棄品。彷彿向世人宣告,寧可展示人人唾手可得的民生用品,也不要幾千年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

釣蝦和虛幻的「去中化」有關

主張文化「去中化」的人認為,我們從哪裡來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往哪裡走。可想而之,為了政治利益,賴政府一定會加速去中的步調,至少會把任何與中華相關的內容邊緣化。民進黨透過教育與文化政策的操作,逐漸強化了台灣認同,然而這個認同卻是建築在扭曲史實的自我滿足之上,與1624打造的虛幻史觀如出一轍。

「去中化」政策,也許強化了抗中的決心與意志,但卻反而弱化了抗中的能力。首先,它灌輸了封閉、狹隘又偏頗的島國思維,培養了一群無知的下一代。連對岸為什麼要統一都不清楚,要怎麼「抗」?其次,受到雙語與國家語言政策的雙重排擠,真正常用的「國語」能力弱化,勢必影響知識的學習,導致整體競爭力下滑。

話說回來,賴神如果真想搞「創意外交」,故宮再適合不過,因為它是歷朝歷代累積下來的創意,種類豐富又齊全,實在不必費心再安排釣蝦活動,何況釣蝦並非台灣獨創的文化,泰國也不遑多讓。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