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開 鄭永年籲陸「單邊開放」勿爭話語權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在北京召開,三中全會一向會推重大舉措,預料推進中國現代化將是今次會議主題。圖/取自中青在線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在北京召開,三中全會一向會推重大舉措,預料推進中國現代化將是今次會議主題。圖/取自中青在線

下月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高層先前已透露,將籌畫一系列重大舉措,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相關議題,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學委會主席鄭永年表示,大陸許多領域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他建議大陸仿效英美等國長期實施的「單邊開放」政策,啟動新的「單邊開放」,吸引全球創新資源。

現代華南理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IPP)學委會主席的鄭永年談到中共20屆三中全會說,大陸應開啟新的「戰邊開放」。圖/取自IPP微信官網

現代華南理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IPP)學委會主席的鄭永年談到中共20屆三中全會說,大陸應開啟新的「戰邊開放」。圖/取自IPP微信官網

中共歷屆黨大會的「三中全會」,都是在政策上推陳出新、甚至提「石破天驚」重大舉措的會議,比如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即提出「撥亂反正」,把中共黨的工作重心從階級鬥爭轉到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由此拉開序幕。1993年的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制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大陸發展都具深遠影響。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鄧小平的現代化建設決議,從而開啟改革開放年代。圖/取自新華網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鄧小平的現代化建設決議,從而開啟改革開放年代。圖/取自新華網

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講座教授的鄭永年,在接受華南理工大學IPP官方微信平台專訪時,提到上述意見。他說,從城市經濟改革到統籌城鄉發展,從完善市場體制到深化機構改革,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從未停歇。日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界代表時曾說,「中國的改革不會停頓,開放不會止步,我們正謀劃和實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

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許多遺留問題與新風險疊加,帶來不小的挑戰。在如此背景下,鄭永年認為,7月召開的三中全會將深刻影響大陸未來5—10年政策方向。「我們常說,改革由問題『倒逼』而來,現已進入百年未有變局,面臨許多新的、系統性挑戰。國內外社會對中國未來發展趨勢、政策指向都有許多猜測,國際上甚至有『中國改革已經停滯』的說法。」

改革進入深水區

對可能提出的方向,鄭永年指出,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更為複雜、結構性的問題開始顯現,如國有企業改革、社會保障體系改革等。擴大開放上也一樣,最初中國開設經濟特區吸引外資,很快就有明顯經濟效益。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的開放政策逐漸擴展,包括加入世貿組織(WTO)這樣的多邊經濟體系,就需要進行更複雜和敏感的政策調整,乃至法律法規的改革。

大陸改革開放40餘年,隨著改革不斷深入,不少城市發展也出現更複雜的結構性問題。圖/取自央視網

大陸改革開放40餘年,隨著改革不斷深入,不少城市發展也出現更複雜的結構性問題。圖/取自央視網

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及社會治理改革也是如此。如何進一步治理腐敗?城鄉協調發展該怎麼推進?這些都是非常複雜的政策議題。但在複雜領域推進改革,方向在哪?鄭永年說,一如習近平所說,只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

今年4月底,《新華社》報導,「預計7月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鄭永年說,中國式現代化是目前最高標準的現代化,包括物質現代化、制度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強調三方面均衡發展。過去的「現代化」發展側重物質現代化,但如果制度現代化跟不上,老的制度不行了,新的制度沒起來,就會出現很大問題。

三中全會重點:推進中國現代化

鄭永年以蘇聯和東歐國家為例說,蘇聯當年進行經濟改革,遭遇財政赤字擴大和通膨等嚴重問題,但因新的市場機制未建立完善,舊的計畫體制又解體,過渡期中的制度建設空白造成了經濟和政治混亂。他認為,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曾面臨難題。印尼過去在工業化上進步迅速,但它的制度現代化進程相對較慢,結果就是腐敗、貧富分化過大。伊朗也是如此。

印尼在前總統蘇哈托長期統治期間,經歷了顯著的經濟增長,但這一時期也以高度政治腐敗和裙帶資本主義著稱。 圖/取自新華社

印尼在前總統蘇哈托長期統治期間,經歷了顯著的經濟增長,但這一時期也以高度政治腐敗和裙帶資本主義著稱。 圖/取自新華社

直到目前為止,「均衡發展」依舊是一項世界性難題。鄭永年說,疫情後全球經濟恢復發展看似很猛,如美國經濟和科技發展很快,股票市場很活躍;但另方面,社會很分裂,貧富分化和社會分化加劇,老百姓沒有獲得感。日本股票市場雖然漲到歷史高峰,但日元貶值嚴重,百姓利益受損;印度也如此,社會貧富差距加大,部分底層群體對政府的不滿在增加。

「所以,這個世界現在面臨很多結構性問題。這個結構性問題就是經濟現代化、制度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沒有均衡發展,是畸形的發展。」鄭永年認為,這些例子對所有處在改革進程中的國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訓——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一些體制機制也需要應時而變。

最終目標是「人的現代化」

鄭永年說,中國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主要追求經濟現代化,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提出經濟現代化和制度現代化並重,協調發展的現代化,而物質現代化,制度現代化的最終目標都是人的現代化,「我相信這一點在二十屆三中全會會進一步得到強調。」

改革與開放是漫長歷程,但在許多關鍵節點上也是迫切的,比如擴大開放,過去大陸已取得很多成就。鄭永年說,「這些年,我一直提『單邊開放』。尤其是在現如今國際環境下,『單邊開放』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加快開放步伐尤為重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仍在佈局對中國的圍堵,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對中國的遏制還在加速。對大陸而言,『單邊開放』是一個很好的應對方式。」

他說,英、美等國在過去也長期實施「單邊開放」策略。直到川普轉向「美國優先」策略為止,美國實施多年的單邊開放。現如今,美國依舊憑藉開放的教育系統、人才系統、企業系統吸引全球創新資源。

鄭永年表示,大陸在上世紀80年代也成功運用「單邊開放」。現如今,應實施「精準單邊開放」,「中國的現代化與外部的全球化是相向而行的,現在全球化形勢變動,中國需要開啟新的『單邊開放』。」

鄭永年說,現在大陸「單邊開放」已有了一些舉措,如對許多國家施行單邊免簽政策,切實為境外人士來華作了很多考慮,展現誠意;再如,在許多地方放開VISA境外卡使用。此外,還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積極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更大力度引入外資;提升外籍人員來華工作、學習、旅遊便利度,這些措施打破了一些壁壘,但中國需要做得更多。

精準單邊開放,不陷入與西方爭話語權

現在西方國家對華「認知戰」層出不窮,將中國塑造為「掠奪性貿易國」、「不可投資之地」。鄭永年認為,中國不能陷入與西方純粹的媒體話語權之爭,要拿出實際舉措,讓外資、外商來華,親身觀察中國實際情況。此外,現在提「制度型開放」,強調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方面開放,從政策層面看,各地區也在營商環境、智財權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對接國外先進規則、規制。

中共的中全會通常一年召開一次,上次中共二十屆二中全會是去年2月召開,但7月召開三中,相隔近一年半,也是史上罕見。

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二中全會,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在主席臺上。圖/取自 新華社

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二中全會,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在主席臺上。圖/取自 新華社

鄭永年最後表示,相信二十屆三中全會釋放更多積極訊號,會有更多討論觸及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儘管從現實角度看,中國發展內外部壓力會有不少,但中國改革開放的步調不會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